第54章 讨伐先锋,鲍忠战死

闻言,孙坚起身,向曹操拱手作揖,“承蒙孟德兄看得起在下。”

孙坚生得广额宽面,虎背熊腰,又是战国名将孙武的后人,深谙《孙子兵法》。

“文台兄客气。若论勇武过人,在场诸位,又有谁会是文台兄的对手?”

曹操极力推崇孙坚的实力。

“哼……”不远处的张飞,极为不屑的发出冷哼。

意思是说,若论勇武过人,我家二哥可以一个打十个!

张飞的冷哼,并没有引起远处的人注意。

相反,原本对他印象不好的罗成、赵云等人,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

显然,他们非常赞成对孙坚的不屑。

这时,袁绍看向众人,“既然推举孙文台做先锋,你们意下如何啊?”

众人皆知孙坚的本事,即使自己手下无弱将,可与董卓的四位大将相比,或许真的差了一截。

可眼下也别无他法,只能听天由命。

于是纷纷回应,赞成孙坚出任讨伐先锋。

除此之外,袁绍任命弟弟袁术,总督粮草,供应各路大军的需用。

没过几天,孙坚便带领本部人马,直奔虎牢关。

刘辩深知这段历史,没有制止,刚好借助孙坚之手,除去几个拦路石。

另外,至于何时出手,刘辩自有打算。

……

话分两头。

面对陈兵列阵,叩关的关东军先锋孙坚,虎牢关守将慌了。

当天飞马疾奔,向洛阳丞相府告急。

闻讯,身形肥胖的董卓大急,迅速召集众将商议。

众将得知情况后,只见一位身材挺拔,英姿雄健,气势逼人,手执大戟的骁将走了出来。

这人面向董卓作揖,“义父,联军小儿忒是猖狂,奉先请战!”

没错,此人正是东汉末年第一猛将!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温侯吕奉先是也。

闻言,愁眉不展,捋着胡须的董卓,猛然看向躬身作揖的吕布。

不等回话,一个声音自左侧队伍中响起——

“杀鸡焉用宰牛刀?”

话音落下,一位悍勇之将走了出来,向董卓拱手作揖。

再次说道:“不用温侯出马,单凭末将手中一口朴刀,足以斩下联军诸侯的首级!”

闻言,董卓、吕布皆看向此人。

只见此人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豹头猿臂,正是关西猛将华雄。

闻言,董卓面露喜色。

当众加封华雄为骁骑校尉,拨五万兵马,命李肃、胡轸、赵岑为副将,火速赶往虎牢关。

……

再说关东联军。

孙坚前去叩关许久,终不见董卓的人迎敌。

联军方面,少数诸侯已经坐不住。

且说孙坚没有迎敌还好,万一破了虎牢关,他孙坚可是头功啊!

于是,济北相鲍信,暗中告知弟弟鲍忠,带上三千兵马,抄小路赶在孙坚前面,抵达虎牢关叫阵。

话说,距离诸侯大帐议事,已有数天之久。

刘辩也没闲着,通过系统学习了杨再兴的杨家枪法。

老话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即使此时的虎牢关不够寒冷,也能冻得人打哆嗦。

这不,搂够了秦良玉,刘辩起身穿衣,提上錾金虎头枪,到外面练起枪法。

不消半个时辰,刘辩已然满头大汗,里面的衣服均已湿透。

可是,刘辩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就连周围观看的赵云、徐达、荀彧等人,也是连连称奇。

身为主公,能有这样的毅力,绝对值得令人钦佩。

因此,刘辩在众人的心里,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就在这时,杨再兴呼着寒气,大步赶来,向练武的刘辩作揖,“禀主公,出事了。”

闻言,徐达看向杨再兴,“出了何事?”

杨再兴转头看向徐达,作揖道:“徐元帅,董卓手下大将华雄,手起刀落斩了鲍忠。

估计这会儿,已然命人回洛阳报信。”

杨再兴话音未落,刘辩已然停止练武,且,嘴上喃喃:“华雄?历史上是被孙坚所杀,老罗的三国里,却写成被关羽所杀。”

“华雄此人如何?”

“主公,华雄此人虎背熊腰,豹头猿臂,使用一口丈长朴刀,刀下亡魂不计其数。”

“看样子是个能征善战的大将!”

话毕,刘辩将錾金虎头枪递给士卒,走向荀彧、徐达等人,“荀彧啊,你认为孤的军中,哪位将军可以将其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