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只有十天,这里已从夏日进入秋日。下午四点的斜阳,不再有炙热的温度。微风带起凉意,萦绕在凌彦齐的周围。
街道两侧种了不少的洋紫荆树,正是花期,街上起风,漫天的花瓣都向他飞来。白日的永宁街上竟没有一辆车驶入,且还只有他一个行人。
花瓣纷纷落地。
印象里的永宁街还没这么安静、美丽过,像是城市里被人忘记了的一条小路。
终于回来了,在那被簇拥被安排的人生里,寻找一个小缝儿钻出来。
凌彦齐将鱼缸放在地上,兜里拿出手机,咔嚓一声,把这景色收入记忆。心想,如果将来他和司芃也要做相册,这一张无疑很重要。
他轻轻推开院栏门,看到一向整洁的院落里有不少的落叶和花瓣,微微一笑,是司芃太懒?还是这风刮得太大,扫完又来?
没有关系,他觉得很好。这个下午,想买就去买的金鱼鱼缸,不期而遇迎上的花雨,不刻意打扫的院落,都让他舒心惬意。
推开客厅的吊趟门,没有灯光,也没有人影。凌彦齐一怔,抬起脚缓缓地走进去。他想,是司芃带姑婆出去了?还是都在房间里午睡?
走上十来步,推开姑婆的房门,里面空无一人。总是摆在床头柜上的老花眼镜盒不见了。
凌彦齐转过身,看着斜晖穿过玻璃打在褐色地板上的光束,发觉这栋小楼从来没有这么像深秋,寂静无言。他已停止思考她们去了哪儿。
双手仍紧紧搂着鱼缸,走上楼梯,穿过走廊。全世界都静了,静到只有他的脚步声、呼吸声,和水拍打在鱼缸内壁上的“啪啪”声。
推开画室的门,司芃买的那把白色小雏菊放在窗台上,已经蔫了。凌彦齐走过去,把鱼缸也放在窗台上。斜晖从窗外的树叶缝里钻过来,鱼缸里的水停了摇晃,小金鱼都游得恣意欢快。
几步远的画架上有一副未完工的静物图,画笔还搁在一边的颜料盒上,一摸笔刷,早已硬邦邦的。
再走去那间满是白色家具的公主房,视线所及之处全是空旷,没有一样是他应该留恋的物品。推开衣柜门,看到一堆狼藉的衣物。还好,就像身心俱疲的旅人看见旷野里微弱的灯火。
他抱出来放在床上,一件件地整理。该挂的挂好了,该叠的也叠好了。
人,还没有回来。
凌彦齐挨着床脚坐下,头仰靠着看天花上那盏灯。那白色灯罩上有竹子和芦苇的图案,他以前竟然没发现。
摸出手机,他给司芃打电话,没人接听,再发微信:“你在哪儿?”
“对不起,齐哥。”
凌彦齐笑了,司芃从来不叫他齐哥。她说她叫的“哥”,都是混黑社会的。她也不叫她“彦齐”,说那是娇滴滴的女人干的事。更不叫他“阿齐”,说只会让她联想到姑婆语重心长的口吻。她总是“凌彦齐,凌彦齐”地乱叫。
他现在多想再听到这种满不在乎,装作和你不熟的称呼。
“要我说没关系吗?你是谁?”
“俊博。”
“司芃手机在你那儿?”
“对不起。姨妈让我把这个账户注销了。”
凌彦齐再给陈志豪打电话:“司芃在哪儿?”
陈志豪也说:“小凌总,对不起。”
好像今天所有的人都只会说对不起。他们约定好了,一起说对不起。他们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全体在当观众,行注目礼,看一个提线木偶表演他人生最凄凉的一幕戏。
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
——雨果悲惨世界
是郭兰因从小到大的照片。
郭义谦说:“照片是个好东西。存在手机电脑里的,觉得生气,一动指头就删掉,再也回不来。照片,撕烂了都能贴回去。”
他一张张相片地解说。凌彦齐意外,一个娶了三房太太的男人,一个要在外经营参天事业的男人,竟然记得还在襁褓的女儿,做了什么忍俊不禁的事。
也许是司玉秀告诉他的。因为随着相册里的郭兰因一天天长大,他的解说越来越干巴巴。翻到最后一页,叹口气,停下不说。已到最后一页,他有关女儿的所有记忆,到此为止了。
凌彦齐一瞧,这最后一张,便是郭义谦刚说的——撕烂了还可以贴起来的照片——郭兰因与彭光辉的结婚照。
背景是n在武吉知马的老校区。彭光辉穿过于宽松的西服,郭兰因穿一袭素白的婚纱,小肚微凸。婚姻注册官为他们宣誓,一侧还站着两位证婚人。看两人的侧面,都是饱满的额头、坚定的眼神,和上翘的嘴角。
凌彦齐在心中叹息,不说以后,这一刻,应该是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吧。
年华易逝,爱情难存。
他想起司芃,心里咯噔一响,觉得这眼神好像她。可仔细去看,又觉得不像。
如今他一想起司芃的样貌,都是在视线五公分以内所见到的。她的两颊上有轻微的红血丝,皮肤敏感,所以在家时很少化妆;她的眉眼距,比一般的亚洲女性要低,眉毛浓密且直,所以冷冰冰的一抬眼,会给人不太好惹的感觉。
在右边的眉梢处,藏有一颗小痣。而左边眉毛往上走三公分,靠近额角,有一处不太明显的坑,定是小时候顽皮,撞到桌子角这一类的硬物。
他的司芃,并没有一张近看还完美无缺的脸蛋,可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一张脸蛋,没有任何人和她相似。也没有任何人,光想起,就能让他得到抚慰。
郭兰因还是更像郭嘉卉。
他既没见过生前的郭兰因,也没见过卸下妆的郭嘉卉。这世间大多的长得像,都是因为不熟。
五官分开来看,这对母女其实也不像,但是两人的发型妆容、穿衣风格简直就是一个人。
郭义谦也说:“儿肖母,女肖父。嘉卉的长相,更像那个混蛋年轻的时候。但她心里是念着妈妈的。相由心生,所以才会在气质上越走越近。”
凌彦齐正不知该如何接话,厅外传来高跟鞋的声音,一听便知是郭嘉卉。总算来了,他卸下心神。
邱美云要参加慈善基金的晚宴。郭嘉卉带回另一位宾客,向他介绍:“彦齐,这是黄宗鸣律师。”
凌彦齐起身握手:“黄律师好。”
“和嘉卉一样,叫我uncle就好。我和嘉卉爸妈从前都是朋友。”
郭嘉卉说:“uncle很忙的,上个礼拜他去伦敦出差,没来得及参加我们的婚礼。明日我们又要回国,只好和爷爷讲,一定要请uncle吃顿饭,才可以。”
凌彦齐心道,关系这么好?以他对郭嘉卉的认识,这黄宗鸣无疑要给过她很大帮助,才配得起她现在的好脸色。
人都到齐了。郭义谦说:“都落座,吃饭吧。”
他说:“当年我和兰因关系好差时,不通音信。后来她生病,我也没想会那么严重,劳烦宗鸣替我走了好几趟。兰因不肯回来,一是还在和我置气,二是想陪着秀儿。她们把遗产都交给宗鸣托管,宗鸣拿回来给我看,不愧是我郭义谦的女儿,看人的眼光虽然差,但是投资的眼光相当不错。”
逝者已矣,在座的人聊起来,都没有太多伤感。郭嘉卉说:“第一次见uncle,我还浑浑噩噩的。”
“其实当时也是我太苛责嘉卉。”黄宗鸣说,“秀姨刚刚去世,阿辉又要将外面的女人娶回来,是谁都不会好受。叛逆不听话,在所难免。我没有给你一个平复伤痛的时间,就逼你去念书,真是好抱歉。”
郭嘉卉垂下眼睑,手背轻轻碰鼻尖。在两个有愧疚的人面前,这份稍瞬即逝的难过,把握得刚刚好。
“如果不是uncle亲自去美国,和我讲我妈妈的过去,我都不知自己对服装设计也会感兴趣。我一直以为她喜欢的是法律,或是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