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妙玉开口解释道:“偶尔还是有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从前娘会做一些干菜,等到天冷的时候拿出来泡一泡,再炒了。”
苏婉娘闻言,点点头:“那要不我们去集市买点东西吧!”
想了想,苏婉娘又补充道:“娘,开春了家里也养些!顺便再买一头牛,免得去借里长家的牛。”
孔妙玉如今没有什么发言权,听到女儿问自己,再想到一大家子都不会种地,便只能点点头了。
“娘,我听说有的地方会做一些熏肉或者肉干,还有些地方做腌菜什么的。女儿还未做过,只是想要试试。”苏婉娘从前不会做,自己做饭本就少,但是腌肉还是会的。
腊肉腊鸭什么的,也十分简单,做好过冬最好。
孔妙玉没有听过这些,没有反驳:“这个娘倒是不会做,不过风干鸭娘会做。”
苏婉娘闻言,眼睛一亮:“那我们就做点风干鸭,再来点儿肉干和鱼干。”
母女两人兴致勃勃的去了集市,集市上已经恢复了从前的热闹,价格也回归到了原点。
挑选了几只鸡鸭,还有几条鱼,苏婉娘更是买了不少肉。最后买了点鸡蛋和青菜,母女两人才打道回府。
等马车往家赶的时候,苏婉娘还未下来,撩开帘子就看到苏正平和苏明哲都站在门口等着。
见两人平安回来,立即上前却拿东西。
怀中抱着一大包东西,不用想也知道的布料什么的,苏明哲好奇的问道:“娘,你也小妹一起将别人铺子搬空了吧?这好些得穿多久啊!”
孔妙玉瞪了儿子一样,提起这个她就肉疼。
“呵呵,大哥大嫂都有,爹爹也有,大家都有的。”苏婉娘不敢看孔妙玉,急忙回房了。
等到一家人吃过饭后,母女两人就开始动手。
不过苏婉娘闻不得鸭子的味道,被熏的差点儿吐出来。
最后,苏明哲过来帮忙母子两人动作很快的收拾了鸡鸭和一些肉。到底是去铺子里帮忙的苏明哲,做事快有好。
苏婉娘发现,自家大哥似乎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只是不知道处事方面够不够圆滑了。
孔妙玉对这些最在行,毕竟几十年的经验在哪里。
掌柜一听是让这位夫人选,顿时殷切的开始介绍起来。
苏婉娘没事就四处看看,等孔妙玉看好丝线后她才走过来。
“掌柜的,像这种袄裙,怎么卖?”
苏婉娘发现,因为天气变冷,三宝镇还进了一些新花样的厚裙子。上衣里面是竖领里面夹着棉的,而下面的裙子确实十分厚实的布料做了几层叠加的大摆裙款式。
就三宝镇的气候,现在穿刚好,再穿一阵子也可。
掌柜见苏婉娘选的是新到的货,脸上立即带着灿烂的笑容快步走过去介绍道:“夫人好眼光,这是才到的新货,还是从江凌县那边来的形式花样呢!这一套五百文!”
听到掌柜的报价,苏婉娘并没有立即讲价,而是指着其他几套成衣都问了价格。
所有的棉袄价格大约都是五百文上下,女子的价格贵点,都是五百文。而男子则是四百三十文,孩子的就更低了,要价三百文。
不过,在孔妙玉看来,这些衣服价格太高了。自己做衣服自然比买的更划算。
只是,按衣服上的绣工确实不错。
苏婉娘打听好了价格,对掌柜道:“这三套女子的,我也不同i说高价的,再寻几个花样来,我要六套,价格四百五十文一套。男子的四百文要四套,孩子的两套,二百文五十文。”
刚说完,苏婉娘就就掌柜的呆滞了一息。
随后,掌柜脑子捋了捋,走到柜台后头开始打起算盘来。
“掌柜的,一共四两又八百文,连同这一匹细棉布,算五两银子。针线当做添头,怎么样?”苏婉娘见掌柜有些头轮目眩了,开口将自己心中的报价说了出来。
等她刚说完,孔妙玉就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拉了拉她的衣袖。
“娘,怎么了?”
苏婉娘转头看去,见孔妙玉摇摇头,便开口道:“娘是觉得还是太贵了吗?”
正说着那掌柜已经抬起头来,按照五两银子算,他自然有得赚。虽说比一件件卖赚得少点儿,但是好歹也是薄利多销。
正想答应,就听苏婉娘说了这么一句,掌柜急忙道:“二位夫人,就这个价,亏本卖予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