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只有在遇上事情的时候,才能看透人心吧!
对于将商紫苏和商路弄到这里来的事情,苏婉娘没有意见:“这有什么关系,周大夫让人送他们过来吧!更何况,商家的院子也有,我每日过去瞧瞧便可。这些,也算不得什么。”
听到苏婉娘如此简单的说着,那爽快的样子让周老大夫有些动容。
“有许夫人这句话,老夫便放心了!”说着,周老大夫起身朝着苏婉娘拱了拱手。
见周老大夫这般,苏婉娘赶忙侧身避开,不敢受了那一礼:“周大夫这是做甚?这一礼,小妇人可担不起。”
闻言,周老大夫笑了笑,点点头:“是老夫拘泥了,还是要多谢许夫人。”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周老大夫留下一封信,在苏婉娘和孔妙玉留饭的时候,坚决离开。
等周老大夫一走,苏婉娘就打开信看了起来。
信是商紫苏写的,可是写的都是关于外面消息的事情。其中,全无半点儿有关商家的事情。
可见,商紫苏是不愿提及或者是不愿意麻烦她的。
信上,商紫苏提到,上京城中的粮价也上涨了,甚至各地都在抢购。这件事到底是否属实,还待查证。另外,商紫苏也建议苏婉娘屯粮,至少保证自己够吃。
而且,细心的商紫苏还提到让苏婉娘购买一些布匹药材什么的。
一封厚厚的信上,写的全是为苏婉娘着想的琐事。看着那信,苏婉娘的心里有些复杂。
感激和担心都涌上心头,想起周老大夫离开前如释重负的模样,想必也是将商家那对儿女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看待吧!
收了信,苏婉娘便对着孔妙玉招呼一声就出门了。
孔妙玉原本不想让她去的,待听到她说让苏明哲还是去昨天那茶楼接她,便只能答应下来。
今天苏明哲和苏正平去里长那边了,他们谈好了脱谷的事情,至于粮食是哪里来的。苏正平只说是远方亲戚送的。以此,来掩人耳目。
再次坐上马车来到镇上,苏婉娘将银票都换成了银锭子或者碎银。
如果真的打仗,银票估计都报废了。
另外,她又去了集市上采买了些东西,便回了租住的那间宅子。
这一夜,苏家几人都辗转反侧许久才入睡。
而被家人惦记担心的苏婉娘,早早就睡了。许君昊乖巧的躺在一旁,孩子还小,觉多,没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不等苏家众人提及谈谈苏婉娘的事情,苏家就迎来了一位客人。
“小婉,家里来客人了,说是找你的。”
孔妙玉带着疑惑来到苏婉娘的房门口,刚走过去就看到女儿正带着外孙写字呢!
苏婉娘抬头一看,站起身来:“娘,那你陪着君昊吧!我去看看。”说完,便带着疑惑走了出去。
眼看着女儿出门,孔妙玉眼里闪过一丝复杂。
她似乎老了,越来越看不懂女儿了。
那头,走出房来到客厅的苏婉娘,一眼就认出了那坐在客厅里的客人是谁。
“周大夫?”
带着疑惑,苏婉娘跨步进来,看到周老大夫的时候,还有些吃惊。毕竟,这老大夫年纪大了,居然还如此奔波。难道,是出什么事了吗?
周老大夫看到苏婉娘走进来的时候,人也立即站了起来。
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周老大夫笑容亲切的开口道:“许夫人,别来无恙!”
苏婉娘笑了笑,周老大夫这般神色,显然并不是因为出了什么不好的事。
“周大夫,好久不见!”
“许夫人脸色红润,想必这段日子过得十分舒心!甚好,甚好!”说话的时候,周老大夫目光扫过苏婉娘的腹部,顿时点点头来。
苏婉娘不喜欢客套,伸手示意老人家入座:“周大夫远道而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说起来,周老大夫是仁心药铺的坐堂大夫,这般离开上清镇,合适吗?
周老大夫看出苏婉娘的疑虑,刚入座就开口道:“此番前来,确实有事相求!”
听到他提及有事相求,苏婉娘心中警惕,随后想到了周老大夫的性子,不觉开口道:“周大夫有事,但说无妨!”
这老大夫左不过就是为了那些药丸和药膏而已,医者心善,这老人家一看就不是那种奸险狡诈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