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元景就要离开长安了,现在找个借口留下来兴许还来得及,但是有了封地的王爷回到长安述职,本身就是短期的,如果留下来他他会答应吗?
但是如果李元景真的在暗中积蓄力量觊觎着九五之尊的位置,放他回荆楚之地不亚于放虎归山,荆楚之地西有川蜀之险峻,北有大河,易守难攻,李二不想真的到兄弟撕破脸皮的那一步。
李二神色阴晴不定,他坐在龙椅上太阳从了斜边一直降到了西边,都没有人来找他。李二第一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如果他还年轻,他肯定会像玄武门之变一样不会手软,但是他现在背负的骂名够多了,弑兄杀弟这个罪名恐怕是在史记上写下浓厚的一笔,自己已经开始变老了,现在还要杀自己的弟弟李元景吗?
李二坐在龙椅上一直在等,他在等一个人来给他信心,不管是谁,长孙无忌或者是房玄龄,他心里甚至最期待的人是方炎,但是方炎这会已经在去往安康的路上了吧?留份书信给自己也好吧?在这件事上李二发现自己是真老了,世界上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壮士暮年,美人老矣,人一老,很多事情做出定夺就不那么利索了。
李二就这么一直坐在大殿里看着远处最后的一抹斜阳坠入了地中,外面响起了宵禁的鼓声,李二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一句话都没有说。
荆王李元景走了,他这次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让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李二安心,另外私下里结交大臣和各地守卫将军,如果不是方炎那个小侯爷,恐怕李元景会走的更舒心一点。
李元景骑马离开皇城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长安城,眼睛里闪出一抹狠厉之色,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下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他,李元景,就是这里的主人!就是这个大唐天下的主人!!!
长宫南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没有心思继续待在方炎这里,问方炎讨要了一匹快马,一个能遮住大半张脸的斗笠就要出发,却被方炎按住了缰绳。
“你拦我做甚!”长宫南现在心急火燎,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就凭他手里这把快刀他也要去救他瞎眼老母,想要挣开缰绳却被方炎拉住。
方炎笑了笑说道:“等着,我带点东西,我陪你一起去。”长宫南愣了愣,没想到方炎愿意放下侯爷身段陪自己趟这趟浑水。
方炎拿出一个黑乎乎的铁管装进了马背上的袋子里,长宫南看到之后不自觉的吸了一口凉气,方炎就是用这东西打的他在床上躺了这么久的,现在看到这东西,饶是长宫南这样的悍将也心里一寒,方炎准备好东西,上马扬鞭:“走吧!”
方炎在最前,长宫南和尚鹰在身后,除了门,方家的府兵已经排好一列,足足又百十号人,黑甲在阳光下显得有一种苍凉的杀伐之感,所有人负甲而立,背后连弩,腰间悬挂箭袋,手中短刀,方炎最为侯爷这个百十人的府兵队伍在长安已经算的上很大了,府兵制是前隋流传下来的,唐朝初期也一直沿用了这个制度。每个武侯或者将军都会有自己的府兵,但是这个数目不会太多,不会超过百人。军神李靖为了避嫌据说只有两个牵马的府兵。
方炎骑马而出,马不停,喊了一声:“出动。”所有府兵动作整齐划一翻身上马,除了马的嘶鸣声以外没有一个人说话,跟着方炎一百多个铁骑沿着坊间大路朝着西南城门而去,长宫南看了看身后的那些府兵,心里默然,令行禁止,不用方炎说任何话,简简单单出发两个字,不问去干什么不问去哪,只要主帅下令,这些人哪怕是去送死也是义无反顾,方炎虽然武艺不精,但长宫南不得不承认方炎确实是一个领兵的好手。
方炎尚鹰长宫南三个人离开长安,出城门的时候,远远的皇城之上,李二正在用一种很奇怪的长筒看着城门的方向。
他手里这个长筒一样的东西是方炎西征的时候发明的,后来牛进达发现这是个好东西,两个透明的镜片,对镜片,方炎是这么称呼的,两个透明的镜片按照一定的距离比例安装在一个长直的木筒里,然后用眼睛一看,十里之外的东西都可以看得到,牛进达用这个配发给其探子,探子都说好用,老远就能发现突厥人的马队,可以有时间做反击和调整队列,所以后来这名为望远镜的东西就被牛进达死皮赖脸的报备了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