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帝王之术

回唐 锦衣夜行 3170 字 9个月前

“喏。”冯德海答应一声后背的冷汗才干透了,心里感慨方候爷真的是福大命大,那一番逆反的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让陛下听到,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吧!

今天第一堂课,方炎给李承乾讲了一下浅显的,上课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怕是李承乾一下消化不了,决定第二天再讲第一个基础国民建设,就喝了那杯清茶,悠闲闲的穿着青衣晃着离开了皇宫,出来看到晴空万里,方炎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情,心情就好了不少。

昨天虎头给他泡了一壶茶,说是南诏的商户才送来送来孝敬侯爷的,方炎满怀希望的喝了一口一口水就喷了出去,虎头苦笑:“侯爷这茶不合味吗?我再去给你泡一壶老茶吧。”

方炎砸吧砸吧嘴,这味怎么有点怪呢?也不让虎头泡茶了,让虎头把这新茶拿来给他瞅瞅。

虎头应了一声就跑去库房拿去了,回来的时候断了一个竹叶编制的簸箕,上面放着宽宽的一条一条的绿色尚未干透的植物,方炎看了看先是眼睛一亮,然后捂着脑门又觉得头有点疼,说道:“虎头,这东西是谁告诉你是茶叶的?”

虎头倒也不觉得自家侯爷生气了,方炎和自家的人也从来没发过脾气,嘿嘿笑道:“没有人告诉我啊,我看着像就给少郎君你泡上了,想着你今天还能尝尝鲜,没想到味道这么怪。”

方炎在虎头后脑勺敲了一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瞎安什么名字,这东西根本不是茶叶!”

虎头愣了愣,有文化的侯爷到底是不一样好奇问道:“那少郎君这到底是啥呢?”

方炎笑了笑,这东西可厉害了,给了别人怕是别人也不知道怎么用,但是到了他这里,这东西恐怕以后会变成千金难求的宝贝!

方炎入了东宫,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李承乾原先案牍上和书架上的大部分书都扔了,气的李承乾另外两位大儒老师气的的纷纷罢课,指着方炎骂他有辱斯文,方炎嘿嘿一笑向着两位老先生鞠了一躬身,不卑不亢,但也不争吵也不说话。

李承乾好说歹说,方炎教早课,另外两位大儒教午课,还表示会另外在东宫开辟一个教室出来放书,两位年迈的大儒这才勉强同意留下啦,瞪了一眼方炎颤颤巍巍的在宫内太监搀扶下上了马车离开了。

方炎认为并不是说那些旧事经典不好,而李承乾想要和以前的帝王不一样,不但要吸取前人的优点,还要学习另外更加实用的东西,这些道德经经典籍李承乾打小就在看,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读了,读下去也是浪费时间,索性不如都扔掉,去其糟泊取其精华。

他甚至没有准备课本,一张书桌,一杯清茶,方炎一袭松散的青衫,单手撑着脑袋慵懒的半躺在讲课的位置上,台下李承乾面前有一个案牍,跪坐端正,面前放着上好的生宣和笔墨,两人中央的精致铜炉里面点放着一株青烟袅袅的檀香,这就是所有的东西了。

方炎一手拿着羽毛扇,给自己微微扇风,一边眯着眼睛张口问道:“你知道如何做好一个帝王吗?”这个问题是方炎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难回答,但是这就是方炎的目的,帝王之术才是目前李承乾最需要的,李二恐怕也希望能接替自己帝位的不是一个张口闭口都是仁义道德满腹经纶的呆板书生,而是一个心怀天下满是野心的帝王。

李承乾想了想答道:“父皇曾经说过,若能做到让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朝堂之上君臣齐心,大国威严周围小国再无烽火起战事,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帝王了。”

方炎笑着摇了摇扇子:“陛下说的这些虽然表面上都对,但其实也不对。”

显然这个问题对于李承乾来说难度太大了,李承乾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思索方炎话里的含义。而李二就偷偷站在屏风后面听到方炎这么说话,气的吹胡子瞪眼,他其实已经来了一会,正好听到方炎和李承乾对答,没想到方炎一说话就把他以前告诉李承乾的东西都推翻了,这臭小子是要造反吗?

旁边跟着李二身边伺候李二的大太监冯德海也是出了一头冷汗,这方候爷胆子也忒大了点,什么话都敢说,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李二忍住怒气,准备听方炎继续说说看,要是说不对,他这个误人子弟的太子太师也不用做了。

方炎微微笑道:“百姓有衣穿,有饭食,这是国之基本,如果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了?岂不是和没有管治一样?还要这个皇帝做什么?;朝堂之上君臣齐心更是笑话,其实暗流涌动勾心斗角,派系林立已经是常事,这也是自古以来都有的事情,只要有朝堂存在,有官位和权利的争夺,这种关系就不可能消失;而大国威严周边小国再无烽火,这不过是暂时几十年或者是百年对于大唐实力的敬畏,这些都是宏观的方向,可以说对也都对,说不对也不对,都太宏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