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李承乾毕业了

回唐 锦衣夜行 3342 字 10个月前

方遗爱老脸一红,扣了扣脸颊嘿嘿一笑,心里盘算以后没事可要到方候爷那里多走动走动,哪怕学不到诗词歌赋,能沾染一点风雅也是好的。

其他几人的娘子也感慨诗词太美,而且没想到王淼涵怒砸了怡红楼,非但没有罪责,反而还被当今陛下封了三品诰命以示嘉奖,真是当世相夫教子的典范,没看陛下都这么赞扬,说完看着自己家的男人,揪着他们的耳朵说,以后不许去平康坊,知道了吗?

几个男人纷纷叫苦,但是时也命也,谁教王淼涵就是陛下树立起来的典范,自己的娘子争相模仿呢?而且现在长安城里平康坊的红楼妓馆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个公爷侯爷又偷偷来寻花问柳,家里的妇人究责来砸楼,人家诰命在身,碰不得骂不得,骂你你得憋着,打你你得忍着,得不偿失啊!

许敬宗坐在方家后院里,正在和方炎端着一碗冰糕躺在一张摇椅上吃的乐不思蜀,许敬宗在那天之后,关于方炎的事情也都听说了,尤其是听到方家侯爷妇人咋了平康坊妓馆居然还被陛下封了三品诰命,老公去女票女昌,老婆大闹,这事搁在别人身上是在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唯独方家福泽才能如此深厚啊!许敬宗意识到方炎这条大粗腿他一定得抱紧了,咬了咬牙准备了一份厚礼,偷偷从方家后门进来,主要是方炎还没告诉他可以做的大事究竟是什么事呢?

这件事方候爷一直吊着他的胃口,弄的许敬宗心里像猫挠痒痒似的。

两人吃了一碗冰糕,许敬宗忍不住了问道:“侯爷,你说的那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

“是个得罪人的事,但是这件事干好了,向陛下讨个一官半职,甚至是县男爵位应该也是指日可待。”方炎眨了眨眼睛,也许没碰到他,历史上的许敬宗两年之后也会封为县男,这件事是许敬宗迟早会遇见的,他不过是先知先觉卖个不要钱便宜给许敬宗罢了。

许敬宗一听,眼睛放光,他一直不得志,无法向中央权力中心靠拢,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他本来就一无所有,得罪人的事情他根本不怕!

“侯爷就别叼着下官胃口了。”许敬宗苦笑道:“这件事侯爷提点下官之后,下官愿以侯爷马首是瞻!”

方炎笑了笑淡淡的说道:“重修《氏族志》,其中的利害我想不用我说你也心知肚明。”

许敬宗心里惊讶,他以前也听说过这件事,说白了表面上是修氏族志,但实际上确实现在拥有皇权的李氏和原先那些门阀种姓之间的战争,这次重修不用说,陛下肯定会是要为皇权李氏正名的,那么李姓排在第一位,其他门阀种姓能乐意吗?之前那个没按照陛下心愿修氏族志的大官现在恐怕还在西边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个县丞吧?

许敬宗细细一琢磨,这天下究竟是李唐天下,这件事落在他头上就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啊!他虽然是前朝大隋官员后代,但是也因此并无机会往上前行一步了,这就是表示忠心的最佳机会啊!千载难逢稍纵即逝,时不我待,许敬宗咬了咬牙:“方候爷,重修《氏族志》这件事非下官莫属,恐天下在没有比在下更适合这件事的人选了,还希望侯爷在陛下面前替下官美言一翻。”

方炎心里一乐,许敬宗把这件事揽下来就好,以后不管是门阀种姓还想要究责,跟他都没有关系了。

许敬宗也是个识时务的人,现在虽然还没有露出獠牙,但是方炎也害怕他变成后世史书里那般成为一代奸相,在他眼皮子底下,许敬宗但愿能收敛一点。

看着许敬宗捋着下巴颏的虚髯美滋滋的告辞了,方炎坐在树下觉得自己现在好像有点变了,以前他只想过把方家经营好,让方家每个人吃的饱穿得暖,但是现在他好像潜移默化被李二陛下这个腹黑男影响了,会站在比以前更高的地方去看这些事情,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方炎说不上来,也不敢想,如果有一天他站在了权利的巅峰,那时候会影响整个历史的变化吗?

转眼四年,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李承乾从青山书院毕业了,作为青山书院的院长,方炎亲自给李承乾颁发了毕业证书,心里感慨万千,这个原本历史上阴郁的孩子现在变成了一个阳光对生活有信心和希望的一个少年郎,虽然李承乾的一只脚不方便,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成绩,方炎为了这些古代士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特意开了体育项目,包括体育科目的成绩,李承乾的短跑成绩排名落在后面,但也不是最后一名,这是先天的无法改变。

但是再看另外一栏长跑项目,李承乾的成绩虽然没有名列前茅,但居然是在中上游!方炎心里明白李承乾在这件事下了多大的功夫,他本身腿部残疾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以想象李承乾吃了多少苦,有多大的毅力想把这件事做好,而且文化课名列前茅,就这一份心性就能让方炎高看一眼。

李承乾作为太子,这一届学生里社会地位最高的学生,上台代表这届的毕业生讲话,李二陛下这天亲自到场,像个真正的父亲一样坐在第一排,当然他身边除了虎视眈眈的金吾卫侍卫以外没有人敢靠近,其他学生的家长都坐在后面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但这是方炎见过李二最高兴的一天了,也是最像是一个孩子父亲的一天,笑容按耐不住,哪怕观礼完毕,李二作为最重量的嘉宾,上台给大家训示的时候,也是乐呵呵的。许敬宗站在方炎后面小声笑道:“方候爷,氏族志的事情还是要感谢你啊!我的县男爵位这几天也要下来了,不如下官做东,再去平康坊一聚?”

《氏族志》重修,许敬宗绞尽脑汁用尽华美绚丽之言词,把陇西李氏捧到了天上,崔氏第二,剩下家族依次,虽然也有压力,但是挑头的博陵崔氏钱了李二把他们全家卖了都赔不起的钱,吃人嘴短,欠人手短,崔氏也只能悄然无声,但私下里,许多氏族偷偷给许敬宗穿小鞋,但是并不妨碍李二对许敬宗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欣赏,许敬宗也觉得这个方炎从中帮他,简直就是他许敬宗的再造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