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天降喜事

回唐 锦衣夜行 3362 字 9个月前

“哈哈,这还不简单,那苏家人不会让他女儿见男人,但是见女人就没有关系了啊,我们派一个女人过去他府上,总能见到的吧,而且现在苏家肯定也收到消息了吧,都在为此事准备呢,就算是把苏氏领出来也能办到的啊。”方炎笑着说道。顿时让李承乾兴奋不已,猛然一拍自己脑门,光想着找方炎帮忙了,倒把这事给忘记了,也没了太子仪态,在方炎面前半蹲下来,一幅央求的目光看着方炎,说道:“方老师,那找谁过去啊,最好是把苏氏带出来,我能看一眼是最好的了。就一眼,我保证。”

方炎一想这事也不难办啊,现在苏家肯定忙成一团了,既然已经定下来了,自己府中肯定要派人过去道喜的,顺便带些礼物过去,女红什么的肯定少不了,方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回去求一求你几位姐姐妹妹啊,他们过去看一看很合礼仪。”

李承乾一想顿时说道:“那就长乐姐姐怎么样,长乐人最老实了,肯定不会对我说谎话的。”

方炎脑海里不由的想起来了前两天见到的李长乐,看上去文文静静的一个女孩,一笑嘴角还有两个酒窝,方炎不由的点了点头,道:“行,主意我已经给你出了,接下来怎么办就不用我帮你了吧。”

“啊,别啊,方大哥,你可是我最好的大哥了,帮忙帮到底啊,到时候你陪我一起去看好不好,我一个人有点怕啊。”李承乾赶紧抓住机会,连以前常用的手段都使出来了,方炎无奈抚额,这都什么事啊,自己一个侯爷,陪着你去偷看新娘子,怎么都觉得这样的事情不适合自己现在的身份啊。不过转而一想,面前的这可是太子啊,只是这太子这会儿没什么太子的样,怕是那些教导太子礼仪的老儒们,要是看到这一幕怕是要气的吐血了,教了几年的礼仪这会儿全扔到脑海里去了,半蹲在方炎身前还不时的摇晃着,一幅不答应誓不罢休的样子。最后方炎也只能无奈点头,顿时让李承乾高兴不已。连忙奔回宫去了,准备把自己的姐姐长乐拉下水去。

范有德一路上走路都轻飘飘的,几个月下来的忧郁之情一下子扫空了,希望也随之涌起来了,甚至涌起了一股豪情,有了这三千贯甚至可以将当下的生意再做大一点了,至于以前合作的贵族再也不用受他们的管制了,范有德的心思也变了,从刚开始的警惕和怀疑变成了感激,也只有方家这样的侯爷坐镇,才能有此气魄啊。而且这实打实的好处,也让范有德的一双老眼流出了眼泪,想到自己差点就借了高利贷,范有德满心的欣慰。

有了资金只要自己把生意好好做,那么低的利息完全不成问题,一年下来利润怎么也不至这么一点,范有德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哼着歌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而与此同时,第一天开业的汇通钱庄里面也热闹无比了。消息走通的很快,几个放高利贷的蹲在街道对面,他们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这可是断他们财路的,原本还想着给点颜色让这家钱庄关门呢,不过当消息传出来后,几个放高利贷的都黑了脸,这主家可都是当朝的侯爷呢,他们身后的最多也就是士绅豪强,看来这生意以后是没法做了。

然而实际上,钱庄的百万贯资本除了方家和程家之外,皇家也出了一部分,李世民的眼光无疑是非常毒辣的,虽然钱庄是第一次出现,但是方炎一番解释之后李世民就看出来了其中的好处,方炎自然不会拒绝,现在还只是尝试阶段,自然谈不上盈利,但是后世的银行摆在那里,自己也不过是借鉴而已,加上皇家的资本在里面,此事就更是万无一失了。当然了,等到钱庄彻底的规范实行之后,也是为民造福的事情,李世民肯定是要插手一下的。

李承乾前段时间表现非常好,又跟方炎有着师生之名关系很亲近,所以皇家的代表就是李承乾了,到了晚上的时候,程府和裴夫人、李承乾和方炎三人就聚集到了一起,这钱庄每家都出几十万贯钱,自然一个个都很重视。前面站着钱庄的管事陈史,正一五一十的把钱庄的事情向三位主家禀报。禀报完了才退了出去,裴夫人第一个开口说道:“这事进展的速度比我预想的还要快啊,这才一天的时候就贷出去了三万多贯,这样下去,准备的那些资本会不会不太够,到时候如果没钱准备好怕是会影响声誉吧。”

方炎翻了翻帐本却是很淡定的说道:“无妨,眼下正是商家急用钱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嘛,这些商家大部分贷了钱都没有立刻取走,而且这只是我们第一步,后面就会开展积蓄的业务,现在声誉是最重要的,先把声誉打出去,老百姓们相信了我们才会愿意把手中的钱财存进来的。”

李承乾也很激动,因为方炎早就跟他说过了,这些钱投进来了基本上是万无一失的,到时候整个长安的钱财都存进来了,自己能够掌握的钱财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到时候甚至比朝庭里的户部还要有钱,不过李承乾的这个念头一眼就被方炎看穿了,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钱财不是皇家个人的,而是天下百姓的,李承乾听完很是认同,这也是自己的政绩啊,陛下把这么大的事情交给自己来做,也是对李承乾能力的一个考查了。

商量完了正事后,裴夫人就先回府了,剩下李承乾和方炎两人,就很自然的谈到了私事方面了。李承乾已经是个小伙子了,长相不凡,气质俊雅,这也为他赢得了不少名声,李承乾起身凑到方炎身边,然后吐吐吞吞地说道:“老师,有一事,我想请老师帮我,这事也只有老师愿意帮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