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坦诚相待

回唐 锦衣夜行 3260 字 9个月前

但是方炎真正担心的是李元昌这边,李元昌方炎也是见过几次的,不过这个家伙在朝中的名声很好,而且在画作方面的造诣很高,总是以画家的身份自居,没事的时候还会召集一些文人墨客在王府中作乐,一幅不问世事的姿态,上朝也是走走过场,很少发表什么意见。但是正是因为李元昌如此方炎才更加的担心他,正所谓大奸似忠,大忠似奸。古来忠奸之间就很难辨别的,何况李元昌可是一件大半身子埋进了棺材里面的老狐狸了,他真的被长孙无忌完全的掌控住了吗?还是说这一切只是对方故意的?

不过方炎的这些想法却是不合适现在跟长孙无忌说,一来这是对长孙无忌能力的怀疑,对方可是功勋元老一生充满了传奇,这样的人物内心都是极度骄傲的,不容别人置疑的。二来那李元昌怎么说也是一位老王爷,还是跟李世民平辈的,份量可比那些刚封王爷的皇子们重的多,就是李世民想要办他也要拿出证据来,否则就要落下一个诛杀宗亲的坏名声了。

“有长孙大人的这番话,在下就要放心的多了。”方炎说道。两人出了皇宫便分开了,方炎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过了两天,从宫中就传来了消息,长孙皇后逝世了。方炎也因为长孙皇后一事,将安定街道安排的活动滞后了,因为在这个时期内,长安城内肯定不能再出现娱乐活动,自己身为侯爷就更不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否则到时候被其它的大臣递上一道折子,自己恐怕就要完蛋了。方炎一直有一颗豁达的心,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什么时候都能够赚回来的。只是让方炎难过的是,长孙皇后走的竟然如此突然,虽然心中早已做了这样的打算,这突然在府中听到噩耗,心中也不由的一阵难受,这样一位奇女子如此年轻就走完了一生,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却做了太多的事,从十几岁嫁人到如今三十多岁,她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成为后世皇后的典范。

李世民伤心欲绝,一时间举国哀悼,所有的朝中大臣都要禁斋沐浴,等到七天之后参加皇后的葬礼。整个长安城也杜绝了一切娱乐活动,实际上自从长孙皇后去世的消息从宫中传出,都不用官府行动,百姓们基本就自发的停止了娱乐活动,戏班子酒楼等场所纷纷关门了,就连青楼也纷纷停业了,算是百姓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悲痛了。到了七天之后的葬礼之时,光是文武大臣加上各地的藩王宗室就有数千人,所有人都在头上绑上一条白色布条,为长孙皇后送行。不过最让方炎感动的还是长安城百姓们的反应,这些百姓们纷纷涌上了街头,等到长孙皇后的棺椁路过时,悲哭之声传到十几里之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头,百姓们跪立在道路两边,一边抛洒着白色的纸钱。

从周开始,历朝历代便将中央机构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由宰相府统一管理,而宰相则直接听命于皇上的,而吏部则被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可谓是真正的实权部门,掌握着朝庭所有官员的命运。不是性格果断坚硬之辈是难以坐上此位的。

方炎脸色正了正,却毫无退却之意,长孙无忌这是要跟自己真正谈政事了,别看他这些年韬光养晦,一幅不闻世事的样子,但是一个驸马上门拜访自己都能调查清楚,显然并不是真的退出了权利游戏,对于此事方炎也没什么好隐晦的,想了想说道:“长孙大人,驸马爷确实来过我的府上,而且还跟在下交谈了一番。”

长孙无忌瞥了方炎一眼,似乎对方炎的坦诚有些意外,淡淡地说道:“据老夫所知,这个杜荷一直都很不安分,当初立太子的时候就曾上窜下跳过一番,不过陛下贤达英明,又岂是他一个驸马干涉的了的?现在这个时候他又到你府上去,恐怕也没安什么好心吧?”

方炎听长孙无忌的话语,发现他对这个驸马杜荷似乎成见很大,敢用上窜下跳的猴子来形容当朝的驸马爷,恐怕也只有他了,不过大唐那么多的驸马爷,却只有一个长孙无忌,驸马爷在一般大臣眼里是皇亲国戚,在他这里还真算不上什么。

“杜荷与在下之前并不相熟,所以所谈的内容也不多,不过他的意思在下还是明白的,似乎是对太子不满,希望我能够站在他一边,还在我耳边说了一些齐王李佑的好话。”方炎大方的承认道:“不过我当时就拒绝了他,他见我态度坚定最后就不欢而散了。”

“哦?齐王李佑?他不是已经去了藩地齐州了吗?现在应该是齐州都督和刺史了吧?”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一边伸手摸着雪白的山羊胡子,眼光微眯,眺望着远处。

“是的,这一点在下也很疑惑,这齐王李佑去年就已经去了藩地,按理说这齐王即不是嫡出,又没多少贤名,莫不是驸马是想支持他?”方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