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会不会向陛下提前告发我等的?他现在可是深受陛下的信任啊,此事会不会太过鲁莽了?”李安俨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轻哼道。
杜荷看了一眼这个李安俨,李安俨是一个十足的武夫,功夫了得,身为禁卫军统领,手下有一千多禁卫军,不过职位却是在场中最低的了,身为驸马的杜荷却是有些看不起这些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的,要不是看在他有实权又负责京城重要的防卫事务,当初也不会把他拉进来这个集体中来了。杜荷不由的哼道:“本驸马可是冒了很大风险去的,也是为了诸位而去的,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想到这个方炎竟然如此不知好歹?”
被杜荷这么一喝斥,李俨安便低下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杜荷这才接着开口说道:“今天我去方炎府中,可是代表着大家去的,本驸马身为皇亲国戚,跟朝中大臣接触可是一件非常犯忌晦的事情。不过方炎的意思也说的很清楚了,我看我们可以放弃拉拢他过来的想法了。”
李元昌开口说道:“这个方炎是支持太子吗?还是说他只是不支持任何一个皇子?其实我们也不一定要支持李治的,还有齐王李佑也是不错的,只要能够跟我们的利益一致,支持哪一位皇子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杜荷想了想说道:“本驸马觉得这个方炎不是这个意思,他现在是太子太师,跟太子走的非常的近,应该是支持太子的,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不过我看他的意思,似乎也没有与我们为敌的意思。”
“嗯,既然如此,暂时就不要动了。他现在又没有任何的把柄,是不会对外乱说什么的,否则只会给他自己招惹来麻烦的。”李元昌说道。
贺兰楚石和李安俨等人细细一想,也纷纷点头,一颗心算是放下去了,虽然在坐的这些人并没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但是政变不同于造反,只要时机把握的准确,一千人就能够成事了。何况汉王李元昌隐忍了大半辈子,也培养了一批死忠的死士,再加上贺兰楚石和李安俨两人手底下的禁卫军和东宫侍卫,能调动的至少有两千多人了。
“诸位,现在我们的处境非常的不妙,李治和几位皇子都进入到了青山书院里学习了,跟外界的联系大为减少,现在大臣们想见一见几位皇子都不容易了,李治府中的人似乎也有所转变。不过我等在这个时候更加要同心协力才是。今天老夫把大家召集过来,一是商量一下方炎之事,二来,在座的各位也要多加小心了,这段时间都少一些动作,以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李元昌说道。这些人都是以他为首的,听到此话纷纷点头称是。
杜荷看着一脸云淡风轻的方炎,自己都已经说的如此清楚了,方炎却似乎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不由的有些尴尬,想了想说道:“方侯爷教导有方,也难怪陛下会如此信任方侯爷了。不过那可是太子和皇子们,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学生,现在朝中有不少的大臣对太子都有所不满呢,不知道方侯爷可曾听说过此事?”
“什么?对太子不满?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杜驸马可不要乱说话,太子最近在书院里的表现可是非常好的,就连陛下都很满意,这朝中大臣又不知道是指哪些人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方炎一脸惊讶的问道,随即露出一幅生气的样子来。
看到方炎突然严肃起来,杜荷不由的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哈哈,本驸马也只是略有耳闻罢了,这朝中大臣那么多,本驸马又哪里能够清楚呢。那这么说起来,方侯爷是很看好太子了吧。”
“杜驸马,太子可是陛下亲自选定的,这些事情我们这些做臣下的不适合讨论吧?今天杜驸马在我府上说一说也就算了,这要是传到外面去了,可是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的。”方炎冷冷地说道,对于杜荷今天过来找自己的意思也明白了一二。不过这事自己已经想清楚了,太子并不比李治差,而且现在又有自己悉心的教导,完全可以成为一位贤名的君主,而且由李承乾来做太子也是名正言顺的,不会再发生宫廷流血事件了。这太子之位一换,那可是血流成河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受到牵连的呢。甚至就连大唐的国本都会因此受到动摇的,如果这一切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人欲望,方炎当然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看着脸色冷下来的方炎,杜荷不由的有些尴尬起来,不过方炎的一番话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虽然跟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有些距离,不过也算弄明白了方炎的立场,杜荷想了想说道:“哈哈,方侯爷提醒的是,这些事情本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应该讨论的,今天本驸马倒是失言了,还望方侯爷能够多多包涵才是。太子既然在书院里进步神速,想必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也会看见的,如此一来倒也是大好事一件。那本驸马就先告辞了。”
方炎送杜荷出了府门,看着马车在宽敞的马路上渐行渐远,眉头不由的紧皱了起来,这杜荷身为驸马都尉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他一个人也影响不了什么,更别说是立储这样的大事情了,不过方炎知道,今天杜荷过来拜访自己,只是一个代表,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体,今天只是过来探一探自己的口风的。
汉王府。后院密室中。
十几位官员分成两排端坐着,在上首位置坐着一位老者,气势如山,目光微眯,轻轻地敲打着桌面,桌子上放着一杯清茶,缕缕清香飘散出来,整个密室之中安静无比,坐在下面的十几个人都是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汉王李元昌,跟平日里在朝堂上见到的形象截然不同,平日里李元昌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对朝中之事也毫不关心,一心沉浸在书画创作之中,倒是在朝中拥有不错的名声,李世民对他也非常的不错,如今李元昌已经五十多岁了,大半辈子都已经过去了,但是心中的那一团火却从来不曾熄灭过,甚至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心中的那一股冲动就越来越明显了,甚至有了一种紧迫感。自己距离那至尊之位是如此之近,他也同样是高祖李渊的儿子,当初要不是李世民提前下手,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了皇帝。这种不甘心的感觉最近几年越来越明显,让李元昌有了放手一搏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