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都议议吧,既然是一队士兵消失,恐怕此事不会那么简单的了。”李世民扬了扬手道,先让群臣们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自己再做决定,这才一个英明皇上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心中已经想过此事要如何处理了。
群臣顿时一阵的议论纷纷,那左都护府紧邻着新罗国和高济国,在北部还有强大的部落威胁着,正是因为形势复杂才特意设置的一个衙门,相当于一个府的规格,可以看的出朝庭对此的重视程度了。
“那新罗国王刚刚称臣,如今莫不是又要造反了,我看此事定然和他们有关系。”有大臣喝道,大多数都是那些武将,身为武将最喜欢的事情当然是有仗可打了,要不然哪里来的军功去升职,这些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显然是比不过那些文臣的。
也有大臣表示此事不可大意,还是要与几个邻国先外交谈判为好,理由也有道理,这些小国家不足为虑,只要大唐稳定发展下去,双方的实力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到时候完全可以碾压他们的,一句话,稳定才是硬道理。
李世民听取了一番群臣的意见,特别是那些武将们的意见,不过有些话不适合在朝会上直接说出来,李世民便让众臣各自写一封奏章交上来由他亲自过目,这种奏章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到,有时候检举其它大臣都是用这个办法的。
回到上书房,李世民脑海中还在想着这件事情,一队士兵的消失死亡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实在不足为道,只是因为失踪地点很敏感才会上报到朝会上来的,走到一面悬挂着巨大地图的墙壁面前,那里清楚的标明着大唐的国境线,这个时代围绕着大唐的游牧部落实在太多,大大小小的数都数不清,其中很多连名字都没有,人数也不过数万人,西边主要就是以突厥、回纥为主,人口上百万,成为了大唐的主要敌人。以前大唐都是以妥协为主,有时候还要委屈求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昭君出塞,便是妥协的常见形式。
两人很快进了一家酒馆,顾二掏钱要了一个包间,媒婆看着一道道上来的好菜口水直流,却又要装出矜持的样子来,顾二隔几天就下馆子一次,早就已经习惯了,两人一边吃便一边交谈了起来。
“这次大兄弟你就放心吧,别的不敢说,我知道的姑娘可是不少,你也知道那附近几个村子哪家的小娘子我能不认识呀,这次一定帮你说一个漂亮的媳妇。”媒婆道,一边大口的吃了起来,她还是第一次下馆子呢,感觉什么都很惊奇,刚才顾二付帐的时候他也看到了,可真大方呀,自己可舍不得花这钱来馆子里吃饭的。
顾二当然也想娶一个媳妇,老爹还在家里等着抱孙子呢,两人都有意思,所以事情也特别的顺利,一般的程序都是媒人先到女方家说,如果说成了,男方再带着彩礼上门,然后就是选日子结婚了,一般都没有恋爱这个过程的,不少男女都是到了洞房那一刻才看到对方的,所以这其中媒婆的作用就更加的重要了,特别是那些外村子的女子,全靠媒婆在中间搭桥。送走了媒婆,顾二出了酒楼,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感觉日子越发的好了,他没有见过方炎,但是早就听说过东家了,那可真是一个大善人啊,而且听说东家以前也是村子里的人,后来参军了如今已经是一位爵爷了,顾二便想着等到结婚后有了孩子,也可以让孩子去参军。
千阳候府中,方炎骑马回到府上,虽然现在他担任的文职,可还是喜欢骑马而不是坐在轿子里,府中的人见到少爷回来便纷纷行礼,千阳候府受到方炎的影响,跟一般其它的候府不同,这里氛围很开放轻松,丫鬟们在园子里一边忙碌着一边说笑着,有时候王淼函也在院子里玩耍,整个千阳府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独立一方。
方老爹现在就住在候府上,看到方炎挺累的样子便说道:“听说你现在办了一个书院,那么多事情你忙的过来吗。”
“是啊,书院是皇上让我办的,虽然累一点可是这事儿子做起来还挺开心的,这几天我出了一些书,准备再去印刷一些出来。”方炎道,一边喝着水,身边的王淼函帮他捶肩解乏一边说道:“相公,要不你跟皇上说一说,这么多事情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来做呢,这段时间你都没有时间陪我了。”
方炎笑着捏捏王淼函的小脸蛋,道:“你现在可是候夫人了,还要我天天陪在身边呢,相公要做的事情很重要,所以这段时间确实很忙。”
方炎开办了青山书院,既然是办学,而且还是一所前人未曾办过的书院,里面一切的东西都需要自己去过问,特别是书籍方面,虽然他也找来了一些关于物理化学等理科方面的书籍,可是里面的内容实在太少了,也很浅显,方炎大多数都需要自己去修订,这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了,他也是有所保留的,有些东西即使是拿出来了,恐怕别人也未必看的懂,其中还包括一些不能外传的,比如火药的制作,这东西一旦被自己解释出来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各个地方,过早的进入热武器时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战争的破坏力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这个时代人口基数还没有那么大,也经受不住热武器的催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