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妙可很得意,因为她发现身边的几个同伴都还在那犹豫,甚至有的连一个字也没有答出来,最后秦妙可便看到了试卷的最后一道题目,美眸一下子就睁大了,仿佛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东西似的,盯着那个题目半天,要不是监考的先生早就已经说过了,否则她真的要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试卷弄错了。
因为最后一道题目却是一个论述题目,题目便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秦妙可第一见到有人问这样的题目,她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一下子就懵住了,心中暗骂出试卷的人,感觉这就是故意为难自己的啊。实际上方炎当初出这一道题目的时候也遭遇到了其它几人的反对,因为他们感叹这最后一道题目实在有点荒诞。
对的,他们就是觉得荒诞,特别是纪纲这个老头,摸着胡须憋了半天,就连自己都不明白,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题目,最后厚着老脸问方炎这最后一道题目的答案应该是什么,如此向方炎发问,纪纲觉得很丢脸,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如此题目他根本不知道答案呀。
不过这还不是让他最为生气的,因为在他向方炎发问之后,方炎竟然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题目的答案他也不知道,这让纪纲很受伤,方炎便向纪纲解释了一番,这道题目确实没有答案,不过可以考察答卷人的辩论能力,只要说的有道理都可以算做是正确答案。纪纲最后是瞪着胡子气跑了的,方炎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新学院新思想,想让纪纲这样的大儒接受是最困难的了,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两道题目都非常具有开放性,就连具体的答案也没有,别说这些考试的学生了,就连那些监考的老师也不知道这些人答的对不对了。总共有一千多个学生,方炎也不可能全部自己来做,不过第一步挑选并不困难,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来考试的最后差不多都是交了白卷。这些人面对方炎出的题目,自己都没有几个能正确答出来的。
秦妙可的试卷写的满满的,她对世事这一块最为感兴趣了,平时就经常跟她几个哥哥讨论军事问题,这让秦府上的人都很头疼。她对大唐的机构也非常的了解,实际上,如今大唐共有州府三百多个,县城一千多,贞观元年时,李世民又将天下分为十道,分别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对外势力也在一步步扩张。
可惜的是,那辆马车中的女子显然不是一般人家的,众男子别说是上去搭讪一下了,就连看到全身样子都很困难,谁让人家随行的下人实在太多了,里里外外就能看到一半的身影,随后就进了书院,留下一众男子怅然若失的站在那里发呆。
“小姐,你看到了没有,那些人好可怕呀,怎么全部盯着我们看,是不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对了?”跟在秦妙可身边的丫鬟担心的说道,小脸通红,不过还是勇敢的挡在了小姐的一侧,心中扑通扑通的乱跳,即紧张又兴奋。
秦妙可又何尝不是?虽然这样的场面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可是一想到以后自己就要跟这些男子呆在一个书院里了,心中还是紧张担心不已,不过还有一丝激动,或者说是期待。
白了一眼自己的侍女,秦妙可装作生气的样子,哼道:“这些男子好没礼貌,不要理睬他们也罢,我们还是进去吧。”
先是登记等过程,这些都是方炎招募来的先生在做,要招的都是上过学的至少得识字的,不过过来的人基本都是符合这个校准的,所以最后登记下来的学生有一千多人,然后分成了几批进入屋内参加考试,试卷便是方炎弄出来的。
虽然同时招收了男生和女生,不过方炎还是准备将他们分开来的,相当于在青山学院里办一个女子书院,不过似乎过来的女子实在太少了,直接将方炎的这个想法给扼杀了。放眼看过去恐怕还不超过二十个女子,这再考试一番能留下来的恐怕要成个位数了,这可不是方炎想的原来样子。
朱辰和于威睢进了考场,都有些底气不足,没办法,这两人吟诗作赋都不是强项,平时连一道打油诗都难以作的出来,四书五经,论语等等著作也不厉害,那平时就是典型的差生了,一进考场就有胆怯起来了。也有平时比较厉害的,此刻就显得有些趾高气扬了,一边摇着折扇一边潇洒的进了考场。
试卷只有一张宣纸,当朱辰看到第一题的时候差点怀疑是不是先生把试卷弄错了,怀疑之后他便大着胆着向那监考的人提问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才开始落笔了,虽然第一道题目很奇怪,不过也并不对,至少朱辰是如此觉得的,第一题目便是介绍自己,一般根本不会出现的题目,也没有什么要求。朱辰很快就奋笔疾书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