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朱国祥同志一直是我的领导,我在宣施县担任县长的时候,朱国祥同志是淮扬市委书记,后来我在文山县担任县委书记,直到离开文山县,到省委政研室工作,我回到淮扬市工作以后,朱国祥同志先后担任副省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我们在工作中,有些认识不大相同,现在想起来,可能我有些地方做的不好吧。”
“小袁,不要紧张,我只是问问,没有其他意思。”
袁自立对朱清伦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相对于朱清伦和匡思铭来说,袁自立当然更加倾向于匡思铭,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袁自立和前任省长易祥林的关系以及现任省长李兵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表面看这是很好的事情,实际上是大忌,省委书记和省长之间,不大可能是亲密无间的,当然,两人之间因为分工明确,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到了省级以上的领导,分工是非常明细的,和县市、市州有很大不同,省委主要是负责宏观工作,侧重于人事调整、党务建设,以及大政方针的确定,省政府的主要工作侧重于经济发展,主抓经济工作,但是,省长也需要用人,所以两人在权力的分配上还是存在一些产生矛盾地方的,只是矛盾的表现不如下边那么突出罢了。权力的博弈,在基层是直接的冲突,越往高层,权力博弈越是激烈,但也更加隐蔽,弄不好就是完败,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
基于这些认识,袁自立对朱清伦的看法很是矛盾,和朱清伦之间,做到亲密无间,基本上没有可能性,不过朱清伦对他一直还是不错的,对西林市的工作也很关心,袁自立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省委书记的好意。但袁自立不是愣头青了,不是随便几句话就可以忽悠的,对朱清伦,他很尊重,也存有一丝戒备。
袁自立有时候很奇怪自己的表现,以前,省委书记在他的眼里,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什么现在对省委书记也存在戒备了,袁自立不知道,这是因为他自身地位变化的原因,他已经进入了这个团体中间,自然要有选择。所以,和朱国祥之间的矛盾,袁自立不会和盘托出,如果是面对易祥林或者是李兵,袁自立的说法肯定是不同的。
“易伯,这次的时间很紧,我不能陪着您吃饭了。”
“自立,我知道的,现在我轻松很多了,正在考虑写回忆录,将以前的那些事情写下来,总算是能够找到这点事情做,你有时间,去拜访一下匡副委员长,老匡一直是很关心你的,前些日子,我遇见了老匡,老匡还问到你的事情了。”
“好的,我下次到北京来,一定专程拜访匡副委员长,不过要见到匡副委员长,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呵呵,你拜访老领导,有什么好怕的。”
袁自立很想将这次北京之行的事情告诉易祥林,可理智制止了他,这件事情,现在还是处于绝对保密的状态,不能有丝毫的泄露,易祥林的身份已经转变了,有些事情不能说的。
“自立,有事就去忙吧,注意身体,我还是那句话,你已经是高级领导了,一言一行都要多多注意,到什么位置说什么话,感情是需要的,但决定行动的,还是理智。”
易祥林根本不问袁自立到北京是什么事情,这就是高级领导的素养,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的不问。
马上要到机场了,袁自立没有机会去见程蔚东和赵雅了,他本来想打电话,可感觉不好解释,索性算了。这趟飞机几乎成为了专机,中纪委一位常委带队,50多个办案人员跟着同时到达西林市。这50多人,全部是中纪委的干部,下一步,其余地方抽调的人员将陆续到达,所有的事情,都还在严格保密中间,知道消息的,只有李兵、杨泽、刘世亮和赵天然几个人。
飞机降落的时候,袁自立在机舱里面看见,几台商务车已经开进了机场,很多的干警在周围守候着,袁自立突然感觉到,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了。
回到办公室,袁自立来不及休息,便跟随着中纪委领导,一同到了武警总队,陪同的还有杨斌和刘世亮,中纪委的办案人员迅速接手了所有证据,他们只是看了看罗小军,便乘车离开了武警总队,到省纪委培训基地去了。
袁自立再次来到省纪委培训基地的时候,心情已经大不相同了,气候也变化了,培训基地里面的环境在初夏还是不错的,里面有不少的林荫小道,闲暇时转转,还是很舒心的。这大概是省纪委为了让在这里办案的纪委干部,闲暇之余能够好好轻松轻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