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合作社变故

官途迷局 平湖荡舟2276 2173 字 11个月前

苏勇和熊开胜一直都在考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参观以后,两人商议过好几次,总觉得房山县难以找到突破口,主要是难以联系到能够将房山县农产品销售出去的商人。文山县的情况,两人都是清楚的,蔬菜种植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龙。

“苏书记,熊县长,以前,我曾经听说过,房山县准备依靠区位优势,开展港口联谊工作,也就是利用港口的优势,加强同外县甚至外省的联系,互通有无,在经济建设、党建工作中,全面合作。这是吕景明同志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提出来的发展思路,这么多年过去了,房山县一直没有利用这个优势,我建议,你们考虑考虑,从这个方面做做文章。”

苏勇早已经将袁自立真正看着领导这么多年过去,苏勇总算是明白了,他无法和袁自立抗衡,现在不行,将来也不行。

“袁书记,这件事情,我听说过,到房山县以后,有很多人提起过这件事情,不过,大都是说困难的,不少人说这是形式主义,没有什么真正的作用。”

“呵呵,苏书记,你现在是县委书记了,房山县怎么发展,主要看你和熊开胜同志的想法了,关于港口联谊问题,我看,不能简简单单看作是形式主义,在联谊过程中,可以向外宣传房山县,提高房山县的知名度,这也是好事情啊,房山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正在花大气力开展,不过,效果却不是很好,你们仔细考虑过问题所在吗?”

“袁书记,房山县距离淮扬市路途相对远了一些,不少商人来看了之后,都离开了,为了这件事情,苏书记和我都很头疼啊。”

“你们想过没有,在码头上做文章,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港口联谊,你们到了房山县,肩上的胆子不轻啊,要考虑到房山县整体发展思路,要重新确立规划,这样的环境,看起来难度大,不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啊,苏书记、熊县长,我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工作,面临过许多的调整,我们不是都想办法克服了,这次,我们就重头再来,争取短时间让房山县发生改变。”

房山县是所有县市中间,最先动起来的,也是动作最大的,苏勇和熊开胜基本重新确立了房山县的发展规划,其中的重点,就是发展港口联谊,还有农村专业合作社,将专业合作社当作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房山县还是第一个。当然,房山县的专业合作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组织,是利用这种形势,大规模对外招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在房山县承包土地,专业种植蔬菜,在房山县发展畜牧业。

这种举措,在全市引发了议论热潮,钱长江和赵天然都很关心这件事情,这是一种全新的举措,需要政策支持,不过,袁自立完全支持房山县的做法,如今,已经有不少人看中了淮扬市的蔬菜种植,准备到这里来种植蔬菜。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成效还不是很明显,每个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不过,专业合作组织,上面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为了这些补助资金问题,袁自立险些陷入到误区里面。

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有一种很朴实的看法,就是合作社的钱,都是全体社员的,但是,实际作过程中,这是不可能的,合作社要发展,不可能分光吃光,同时,进入合作社的商人,必须要有利润,要能够赚钱,否则,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干,所以,在补助资金的使用上,袁自立坚持的观点,是不能分,必须统一掌握。

事情的发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些商人,看中了财政补助资金,大量的专业合作社开始出现,如同雨后春笋,可是,补助资金,并不是一定要有的,需要合作社去争取,资金的来源,全部是中央资金。这些年,中央的资金,容易争取,可并不好用,审计非常严格,乱用中央项目资金,运气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受到处分,中央的资金,需要地方拿出来配套的资金,所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不要上级补助资金的情况。

县市的书记、县市长找到袁自立和周大海,希望得到专业合作组织的补助资金,袁自立没有过问这件事情,都是周大海具体办理的,资金只有那么多,僧多粥少,这中间,当然存在关系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