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政府会和你讨价还价吗?”
“哼,那我也豁出去了,几万块钱不是白白扔出去的。”
袁自立听见造纸厂厂长的这句话,已经迈出去的脚缩回来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威胁我吗?”
“袁县长,我不敢威胁你,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们小老百姓,我无权无势,开了一个造纸厂,还是求了很多人才办成的,不过,你手下的有些人,拿了钱不办事,我就是开不成造纸厂了,也不会让他们的日子好过,当初是怎么承诺的,什么没有问题,什么大胆生产,假的,都是假的。”
袁自立感觉到心惊和悲哀,造纸厂厂长态度变化他不在乎,没有必要和农民一样见识,厂长是不会说假话的,可能真的拿出了几万元钱走关系,袁自立悲哀的是宣施县的某些干部,什么样的钱能够拿、什么样的钱不能够拿都分不清楚,造纸厂的钱能收吗,真是想钱想晕头了,什么都不顾。
“你说的情况,如果有证据,可以举报,这是你的权力,县纪委和司法机关会处理的。”
袁自立不再理睬造纸厂的厂长,走出了办公室,他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这个厂长真不是个东西,没有脑子,他也不想想,私下里的交易,证据很难查证,就算是查证属实了,这个厂长今后还想在社会上立足吗,只怕造纸厂是彻底完蛋了。袁自立更不愿意听造纸厂厂长的揭露,有专门的机构去处理这些事情,袁自立不会插进去的,这些事情,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造纸厂很快关闭了,麻烦跟着就来了。
4月上旬,袁自立下乡的时间比较多,主要是检查全县烟叶种植情况,中央、省关于企业改制的精神,今年慢慢在开始多起来,这是袁自立比较担心的事情,宣施县的国有企业,除了烟厂,其余的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有的企业甚至很多年没有生产了,比如说缝纫社、铁业社,如果要进行改制,会遇见很多麻烦事情的。
袁自立回到办公室,准备清理近来的文件,电话响了。
“袁县长,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我们商量一些事情。”
袁自立匆匆赶到杨斌的办公室,一封检举信进入了袁自立的视线。
“袁县长,这是造纸厂厂长的检举信,你看看吧。”
袁自立认真阅读了检举信,信写的很流利,没有什么废话,更没有那些危言耸听的词句,平铺直叙,就事论事,涉及的金额45万元,涉及到干部15人,包括过年送的礼物,都列出了清单,其中数额最大的一笔,是5000元,送给了业龙镇分管工业企业的副镇长,最小的一笔200元,信的末尾,要求县委、县政府惩治腐败。
“袁县长,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杨书记,我认为,仅仅凭着这封检举信,就怀疑我们的干部,不合适,再说了,牵涉到这么多人,究竟这些钱是什么性质,暂时也无法确定,说不定是礼尚往来的资金,也有可能,比如说这几笔几百元的,这个造纸厂的厂长,我接触过了,不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