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体力,他们已经不再是分组举着这些物件当做掩体,而是完全拖着这些物件前行。
很快便有近百小鬼子率先赶到淮河边上,这些小鬼子似乎是做过专门的训练一般,搭建起浮桥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几乎跟专业的木工没有多大的区别。
将小木筏平行挨着放置于河面做桥基,用木柱竖于水中做桥墩,然后又用码钉、长绳、钢索等将这些小木筏固定住,上面再铺上一层厚厚的木板,简易的浮桥便搭建完毕。
这样的浮桥不仅仅可以任由士兵随意通过,如果质量过硬,甚至完全足以承载军用汽车乃至坦克装甲车通过。
而为了防止淮河对面,中国第113师的官兵们阻挠他们搭建浮桥,日军不仅仅加大了炮轰的打击,更是在淮河南岸快速构建了数个重机枪阵地。
由于这些重机枪阵地是建造在淮河南岸的河边,已经完全将淮河对岸,中国第113师的阵地纳入他们的火力射程之内,只要一开火,便能够对第113师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而为了彻底阻止第113师破坏他们搭建浮桥的计划,这些小鬼子甚至还用一些渔船在淮河之中搭建了轻机枪阵地。
并随着浮桥的搭建,这些小鬼子还将渔船慢慢的朝淮河北岸划去。
望远镜中,看着手下的官兵势不可挡的冲到淮河边上,开始搭建浮桥,而淮河对岸的敌人对此竟是没有一点表示,小鬼子第六旅团的旅团长秋山义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张狂的得意之笑。
这笑容充满了残酷,以及鄙夷,对第113师战斗力不堪的鄙夷。
因为在他看来,第113师已经被他们大日本帝国的飞机编队,以及山炮第九联队给轰炸怕了,心中再提不起半点的反抗之心。
甚至他的脑海之中已经开始畅想,畅想到当他们搭建好浮桥,并顺利通过淮河时,敌军排好队,站在淮河北岸迎接他们并投降的美妙画面。
然而事实是这样么?
第113师真的怕了小鬼子,甚至已经准备投降了么?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
看着小鬼子肆无忌惮、无限嚣张的搭建浮桥,更有甚者,那些乘坐在小渔船的小鬼子甚至已经将渔船划到了淮河中心,并且还在继续向前行进。
淮河北岸阵地之上的第113师官兵们早已经恨的咬牙切齿,目眦尽裂。
尤其是之前在面对小鬼子飞机的轰炸时,他们毫无办法,而现在小鬼子山炮第九联队打来的炮弹仍旧不断落在他们的阵地之上,不断有兄弟惨死在小鬼子的炮火之下。
但是迫于没有收到师座的命令,他们只能干瞪着自己的双眼,咬牙怒视着这些耀武扬威的小鬼子。
“杨团长,我们还不开始反击么?”
站在师长张少舫身边的一名少将旅长眼睁睁看着打先锋的小鬼子都已经驾驭着渔船冲到了淮河中心,忍不住出声询问。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师长张少舫想开口询问的,只是为了彰显自己身为一师之长的定力,张少舫只能将这句话强压在心头。
但从他那阴沉到极点,都快要滴出水来的表情,便可以看出他对小鬼子的恨。
而那几乎快皱到一起的眉头,也充分说明他正在压抑自己内心之中的怒火。
“不急。”
杨云依旧不紧不慢的回道。
“可是杨团长,再等一下的话,小鬼子都已经要驾船渡过淮河了。”
那名少将旅长继续皱眉询问。
而其余人则是一脸疑惑费解的看着杨云,连他们的师座张少舫也不例外。
“那样不是更好么?”
杨云不答反问。
“杨团长,你这是何意?”
“我的意思很简单,如果这些小鬼子真的胆敢渡过淮河,那反而是一件最好不过的事情;我担忧的则是这些小鬼子不敢渡过淮河。”
似乎看到众人脸上的疑惑之色并没有消退,杨云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解释道:“这才几艘渔船?纵使这些小鬼子全度渡过淮河,又才多少人?
而等他们渡过淮河之后,再对他们发起进攻,岂不是要容易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