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针还在上面插着,针尾还有绣线。
“九哥哥,这是萍儿给你绣的手帕,可是还没有……”小姑娘说着,眼眶红了起来。
燕九看着小姑娘略显稚嫩的绣功,心中一动,在萍儿的头上轻轻拍了拍,说道:“这样,你把这个送我,剩下的,我来绣,怎么样?”
萍儿眼睛忽然亮起来,说道:“好啊,好啊。只是九哥哥你会绣花?”
“别忘了我是工匠,什么都会的。”燕九逗着小姑娘说道。
在小姑娘深信不疑的眼神之中,燕九把绣花针和那没有绣完的手帕都收下。
走上大街,燕九才发现,好多百姓都走上了街头,有的背着包裹,有的推着推车,车上坐着老婆孩子。
至于拉车的牛马,都已经被军队征用。
“老天保佑,保佑我们能平安离开。”
薛大婶一边双手合十,一边叨咕着。
“说那些没用的。真的遇到了鞑子兵,你们先逃,我拼了老命也拦住他们。”
薛大叔拍着胸脯说道。
西平堡不算太大,充其量就是个大镇。
很快的,燕九跟着薛家三口人,就来到了西平堡的南门。
南门口,有士兵。
不过这些士兵没有笔直的守卫在门口,而是散兵状在周围或坐着,或仰躺着。
看着这些逃难的平民,那些士兵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渴望的神色。
士兵也是人,是人就好生畏死。只是华夏好男儿,再想求生,也不忘了军人的责任。
留下来,明知必死。可作为军人,他们的使命就是保护百姓。
古今皆然。
“老乡们,逢年过节的,记得给我们烧纸啊!”一个老兵喊道。
逃难的人却没有搭话,脚步匆匆的往城门口走去。
“敌袭!”
城头上,不知哪里传来了一声大吼。
随着这一声大吼,那些原本懒散的明朝士兵,仿佛身上安装了弹簧一般,迅速弹起,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冲上了城头。
“乡亲们,不是我罗一贯不放你们出去。实在是鞑子兵来的太快。今日西平堡,有死无生。姓罗的对不起父老乡亲,来世做牛做马,再特娘的报答。”
粗豪的声音响起,正是昨晚带人打扫战场的将军。
这声音,燕九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