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出来,甭说桌上的,连那些小辈,只要懂人世的,都变了脸。
有些事情只能私下说,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一旦捅到台面上,脸皮可就不好看了。
猪哥还没死呢你们就搞这出,人得要点脸。
“小伙子,话可不能乱说。”老二急了,蹭一下站起来,“我们兄妹几个有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才是一家人,你算什么玩意敢指责我们?”
“就是!”五妹帮衬说:“甭说你还没跟朱曦结婚,就算结了婚你也是女婿,是外人,这家里可轮不到你说话。”
“打断骨头连着筋啊?”张上嘻嘻哈哈问:“那你去找猪哥说说,他临昏迷时怎么不让你接产业呢?”
又看着五妹说:“我是外人?”
“那要不你去跟朱曦结婚?”
“你跟她当夫妻试试?”
“你叫朱新宁爸试试?”
“你觉得朱曦是听我的话还是听你们的?”
“你觉得生意上出了事,猪哥会跟我商量,还是跟你讨论?”
张上一连串发问,直接把众人搞懵了,论耍嘴皮子,一堆人加起来也没他反应快。
这个时候张同学庆幸了,多亏去天津当了两个月茶馆小厮,磨练出这么一嘴皮子,不然今儿可就被撵出去了。
真理这东西,一在嘴上,二在事实,三在实力。
而老百姓之间的真理,都在嘴上,你说得过人家你就有理,你辩不过人家,自然就心虚。
街上两人互骂,商场谈判,夫妻吵架。
脑瓜子快的,嘴巴好使的,就能逞口舌之欲。
脑慢的,嘴上没毛的,就只能挨骂,然后受不住,气弱下去。
眼看嘴上不得理,朱新福猛一排桌子,拿出族长的架势,朝一屋子人使眼色,“把这赖皮给我扔出去,什么他妈玩意,敢在我们老幺家里指手画脚。”
群羊环伺,张上笑着没动,身后的陈连尉却面无表情,指尖夹着针。
一甩手。
“铮……”
明明没声音,但所有人心里都这么响了一下。
du
一声细小尖利物刺入桌面的声音,入木三分。
“谁敢动,死。”陈连尉冷酷的声音传来。
这一刻,所有人都见识到绝世无双的风采。
武林高手!
这是众人心里的反应,接着就是毛骨悚然,人命脆弱,别看只是一根小小的针,足够要了你的小命。
眼看人发杀机,屋外突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五六位身穿军装的警卫把门堵住,如临大敌,注视陈连尉说:“这里禁止动手,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原来……他们这些朱新宁的心腹,在听墙角,看戏。
陈连尉没回话,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是手指一番,又夹了针……
去年,飞针刺玻璃成功申请吉尼斯记录,于是,他开始玩针。
人的血管,喉咙,眼睛,相信不会比玻璃硬吧。
这几年,煤炭的兴旺带动了商业繁荣,原本土气的临汾城变得五光十色。
一年前来这里时路上好多人都翻盖房子,时至今日,已具有了大都市的既视感。
出了火车站,举目四顾皆茫然。
朱新宁只说让他管煤矿,却什么安排都没留,连朱曦也不在临汾,跟去301医院照顾猪哥了。
“咱们去哪?”陈连尉问。
“先去朱家古宅吧。”张上想了想说。
其实他也没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连朱新宁那32座矿各分布在哪都不清楚,还是先找人问问吧。
……
此刻朱家古宅特别热闹,人头攒动,似旅游景点开放,让大家入内参观。
昨天朱新宁遇刺的消息传出去,他那些兄弟姐妹侄子外甥,全部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赶至古宅,五国勤王,占据中宫。
兄妹六人按“福禄寿康安宁”排名字,老四老五是姐姐,猪哥是老幺。
连带下面的小辈,这一大家族人正在开会。
老大朱新福今年七十五岁,爹妈去得早,这些弟妹几乎都是他拉扯大的,那个年代,好像老大都这样,责任重大。
八仙桌上,他坐主位,其余人各自散乱坐着。
而那些小辈,这儿看看,那瞅瞅,对这一屋子古董满是好奇。
孩子们都围着那香炉,掏掏弄弄,把里边的香灰抓手上当沙子玩,弄了一地,直到长辈呵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有点眼力价都知道,这香炉可是货真价实的“国宝”,据说是朱新宁从外国人手上花大价钱买的。
老三朱新寿玩着桌上的茶具,爱不释手。
下意识以为朱新宁的茶绝对是大红袍之类的好玩意,想都没想,先给自己泡一壶。
结果才下口,“呸呸呸……”苦胆都要吐出来了。
好半饷才缓过劲来,有点不可思议地吐槽:“老幺的口味真他妈邪……”
老二朱新禄脸怀嘲讽地笑了笑,暗骂一声土鳖,有钱人的爱好岂是你能懂的?
随后说:“大哥,老幺这回遭了害,你说他万一没救回来,大家该怎么办啊?”
“对啊对啊。”大伙一起搭话,各怀心思。
“没救回来?”老大朱新福沉吟了一下,很有股族长的气势,“那就等朱曦回来接班。”
“朱曦?”老三吐了吐嘴里的苦味,“她一个女娃娃,哪有那么大能耐管理这偌大家业。她迟早要嫁人,这份基业可是老幺辛辛苦苦打下的,怎么能便宜了外人。”
“老幺不是指定一个叫什么张上的人来接班么?”老大问。
“没听过。”兄妹几人互相看看,一致说:“也没见过,不知道这号人。”
言下之意,我们不承认他。
“听说他是朱曦的对象?”五妹戏谑地问:“是不是有什么来头?”
“来头?”老二嗤笑一声,“再有来头,又没跟朱曦结婚,就光是处对象而已,现在这些年轻人隔三差五换对象,他算个屁?”
“是这个理。”四妹帮衬说。
接着,老大也笑笑,这一家人算达成了共识。
……
深宅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满满的古风。
张上和陈连尉下了出租车,一眼看去,古宅门口停着七八辆汽车……
行至朱红大门前,有警卫站岗,上次来时见过,算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