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再举办一次,只怕要在年后了。准备起来都得一个多月,还有发帖出去,统计人数等。只怕年内是办不起来的。”康熙道。
“皇爷爷,孙儿去帮您请人,可好?”弘历灵机一动地道。
“你?帮我请人?”康熙笑道。
“是呀,孙儿还没有出过京都呢,听说我大清的山河无比秀美,孙儿很想去见识见识呢。”弘历道。他的确很渴望出门,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你个猴孙,是想出去玩吧!”康熙慈爱地看着弘历道。
“皇爷爷,孙儿的心思瞒不过您。”弘历道,“可是古书有云‘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孙儿如今读了很多书,可是连一百里路都没走过呢。”
“猴崽子,见风使舵的本事倒很快。给永寿宫的份例不同了嘛!”宜妃看到给陈嫔的份例单子后,轻斥责道。
“启禀娘娘,其实我们将好东西还是给娘娘留着呢。给永寿宫的,不过是一些样式时新的。给娘娘的这些才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内务府的太监立刻躬身讨好道。
“哼,本宫知道。陈嫔的儿子胤礼听说被雍亲王派出去了。她这是跟永和宫走得近?”宜妃一合礼单道,扔给那内务府的太监,挥了挥手。
“以往陈嫔可是透明人,也从未见她跟永和宫的那位走动过。这怎么突然就与那边搭上了?”宫女素心道。
“是呀,真正叫人奇怪。我们老九还没有什么差事,却让十七,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的孩子去办差。皇上这是日渐不将心放在我翊坤宫里了。”宜妃恼怒道。
“娘娘,您也犯不着与陈嫔一般见识。咱们要见眼睛放在乾清宫呢,上一回还没看着。九贝勒爷不是跟您说了。”素心提醒道。
“可是你也知道梁九功那个老东西见那里看得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宜妃道,“我们根本靠不上去。那一次错过了良机,便再也寻不到合适的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