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你们两个?其他人呢?”康熙的脸色看不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回皇阿玛的话,梁公公去茶房喊三弟五弟他们了。想必是等了过久,去喝口茶去了。”太子恭敬地答道。
康熙对门外的宫人说道:“去端些凳子进来,你们都坐吧。”
等宫人端了绣凳进来时,其他几位阿哥也都进来了,一时之间,康熙的几个成年的皇子基本都到齐了。各自见过礼后,众人都围着康熙坐下了,梁九功立刻命宫人给康熙以及各位阿哥上茶。
“刚刚朕与直郡王谈了良久。朕准备赐于直郡王的大格格固伦公主封号,明年和亲于准格尔格林部汗王。”康熙徐徐说出这句话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沉默。
“大哥真乃我等学习的楷模,我只恨儿臣的大格格品性德貌皆不如我那位大侄女。”三阿哥突然接口说道。
四爷看了一眼,又看了康熙一眼,只见后者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太子说道:“儿臣只恨不能铲平这准格尔这颗大清的毒瘤。否则我大清的公主岂能入那蛮荒之地。”
康熙一闻此言,立刻睁开了眼睛,慢声说道:“踏平准格尔,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众人没想到康熙会突然说此,俱都为止一惊,这不已经准备将公主和番么,怎么又要打了?
{}无弹窗夏日时光在禅声的阵阵减弱下,逐渐步入了秋季。京城到了最美最绚丽的九月。这一日,康熙把几个当差的阿哥叫到了乾清宫。
四爷来的时候,看见了候在外面的梁九功,于是走上前,亲切地问道:“公公怎么在外面候着?”
梁九功乃康熙的贴身太监,与康熙名为主仆,实为发小儿,从康熙六岁时就伺候他,一直伺候到现在。两人都是五十几的人了。如今,梁九功自然是大内第一首领太监,不管是后宫的嫔妃,还是皇子公主,都会他要客气地称呼一声“梁公公”!因为,他能在康熙面前屹立四十几年而不衰,自有他自己的一套做人为奴的方法,一直颇得康熙信任。
梁九功拿着一把拂尘,回头一看,是四阿哥,便微微一笑,弓了弓腰答道:“四贝勒爷来了,老奴这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在外候着呢。”无论对得宠的皇子,还是不得宠的皇子,梁九功永远都是一副笑脸儿,再就是态度也都是一视同仁,所以他在这宫里还很有几分人缘。
“哦,皇阿玛是在见何人?连梁公公都要避开?”四爷不禁好奇地问道。
梁九功一愣,随即就小声对四爷说:“是直郡王在里头。”
四爷会意一笑,随即便问道:“大哥来的真早。”
梁九功微微点点头,说道:“四贝勒爷要不要去御茶房坐坐,老奴再让他们给您沏一杯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梁九功心里清楚得很,故而才能在大内第一首领太监这个位置上坐得稳当。
“不必了,我就跟公公一起候在这里。”四爷怕他去御茶房坐,等会儿康熙叫,他不在就不好了。
正说话间,三阿哥、五阿哥一起来了,与四爷见过礼后,三阿哥问道:“老四和梁公公怎么都不进去,里面有人在?”
“启禀三贝勒爷,皇上在与直郡王叙话。令奴才在此守着,如有其他阿哥来,一并在外候着。”梁九功道。
三阿哥一听这话,脸上闪过一丝异色,但随即又恢复如常。他最近在康熙面前颇为得脸,正奉命在翰林院与翰林院的各位学士一起修撰典籍,时不时也得康熙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