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点点头,将他的话全部记在了心里。
梅丫头进屋又给他拿了两个刚烤好的红薯:“方才用饭时我见你吃得少,这两只红薯拿在路上吃,今儿天气冷,顺便还能暖暖手。”
徐琰接过红薯,滚烫的感觉让他顿时心安不少。
“娘亲、姐姐,我走了。”推开栅栏小门,他冲站在院里的两人挥挥手。
杨氏乐呵呵地目送他离开,心里虽然难受,却远不及第一次送他出远门之时的心酸与不舍。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他答应过的事,从未食言。
·
——未来总是充满了惊喜,它将所有的期待都写入梦里,让人带着希望醒来。
当学徒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随着他们知识的积累,先生所教授的东西越来越有深度。徐琰是受过新世纪教育启蒙的穿越者,思想觉悟要比这些十多岁才开始学习的少年有高度得多,毫无疑问,他是学徒里优秀最的那一个,也是最得先生欣赏的人。
起初,学堂一霸孙李特别嫉妒他的才能,每每下学堂之后都会仗着自己比他高大去欺负他,徐琰除了隐忍,别无他法。
可是日子久了,先生布置的作业越来越有难度,这个时候,徐琰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孙李开始奉承徐琰,竭尽全力去巴结他讨好他,将往日的锅背得妥妥当当。
徐琰对孙李充满了鄙视的意味,但考虑到他将会是自己的第一位金主,便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卖作业”,即——写一份作业三文钱。
孙李的家境是这批学徒里最有钱的,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在这些人面前横行霸道,但为了完成作业不受惩罚,他只能依从徐琰,秘密地进行地下交易。
渐渐地,徐琰的“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被先生发现……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少年们的针锋相对逐渐变得平缓起来,直至学徒期满、各自被分配至天南地北时,方知彼此的情谊早已在吵吵闹闹中筑建起来了。
今次一别,他年再见便是不易。
或许于某些人而言,今日也许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
这场景,怎么如此熟悉……
徐琰的记忆突然跳跃到前世高考毕业的那一年,以前矛盾重重的同学,都在分别的那天晚上抱头痛哭,所有恩怨,一笔勾销。
之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入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开始闯荡社会养家糊口,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就连到了年底同学聚会,能到场的人少之又少。
几年之后,同学群突然传来噩耗,曾经的英语课代表因病辞世。
从那一刻起徐琰就意识到,就算以后大家有了时间和金钱再相聚,但是这个班级的人永远都凑不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