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王婶捧药碗的手不易察觉地抖了抖,心里仿佛扎了刺。

你不欠我们家的,是我欠了你……

待她吃完药,王婶才出去忙活,杨氏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还是忍着身体的不适挣扎着起来了。昨天下了一天的雨,比霜降之日还要寒冷,好在今日放晴,微薄的日光照在屋前,给除夕日添了几分暖洋洋的气息。

李叔临时给徐琰做了个枷椅1将他放在里面,省了背他抱他的力气,可以空出双手做许多事。

院中的泥土被雨水浸润,脚踩下去便是一个浅浅的泥坑,徐琰待在枷椅里半眯着双眼晒太阳,委实像个惬意的老头,偶尔四下张望,许久才反应过来今日已是除夕。

王婶在灶屋里一边给他的母亲煎药一边准备晚上年夜饭所需的食材,李叔和福贵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进进出出好几趟,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仿佛是从广州赶回家过年的打工仔。

徐琰实在是太无聊了,不能说话不能走路,每天任人摆布,那种滋味,实在是不好过!

“梅丫头——”在他闷闷不乐之际,福贵不知何时来到了他的身旁嚎了一嗓子,令他结结实实吓了一跳。

梅丫闻声从灶屋里跑出,袖口和脸颊上皆沾了不少锅底灰,犹如一只刚从灶炉中钻出来的小花猫。

福贵的嘴角快速跳动着,但还是忍住了没让自己笑出来。

“福贵哥哥”梅丫迈着小短腿往他奔来,一口白牙分外撩人。

福贵揉揉她的脑袋,半弓着身子对她说道:“和我一起去拜土地公罢。”

依照传统习俗,如若家里供奉有观音像,在除夕这日就要用猪头肉和果品祭拜,意喻着观音菩萨保佑家人来年身体安康,生活无忧;田土旁或是道路旁有石块堆砌的土地庙,也应用同样的食材祭拜,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然而土地庙只有地主租赁的田土间才有修建,属于国家集资建筑,而像人烟较少处的村庄里大多田土都是农民私有财产,极少有人花钱修建土地庙,一般时候都是在路旁的泥壁里凿个方形小洞,四周用石块稍作修饰,便是个简单的土地庙,在除夕、芒种以及秋分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子里用以供奉,则为虔诚。

这样的习俗从古代农耕时期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只是这些旧习俗早已被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城镇给淘汰了,除了季节的变化,农耕机器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土地爷,仅有少数偏远的山区还保留着这样的旧时习俗。

而徐琰前世的故乡,就是这样的山区之一。

李福贵带着梅丫和徐琰祭拜完各路神仙菩萨之后就赶回家去替王婶干活了,徐府否认了杨氏母子三人,眼下他们已是无路可去,家中又无存粮,王婶不想让他们啃食红薯过年,便苦口婆心劝了杨氏和孩子们能留下来同他们一起过年,彼此也不失热闹。

王婶宰了一只鸡和一只鸭卤好切片装盘,腊肉和咸鱼分别炖汤烧锅,里面再煮些雨水前后从山上采回晾干的野生食用菇,文火熬至汤汁浓稠,能在舌尖迅速融开,这才是一锅上好的汤。

傍晚十分,年夜饭上桌。晨间只吃了点面食果腹的众人此刻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小方桌上荤素各半,摆了足足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