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间有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加入进来,那几个年轻妇人都不免朝舒予多看几眼。
年轻未嫁的姑娘出现在这里,不是为了自家兄弟加油,就是特地来挑选夫婿的。
不过,既然只能坐在长廊里观看大比,可见其家境只是一般,优秀且未婚的青年才俊,可未必轮得到她。
舒予察觉到其他人打量的目光,抬头冲她们友好地一笑,便又收回心思,专注地看着流畅曲水边坐着的三三两两的年轻人。
找了半天,却并不见韩彦的身影,舒予不由地有些忐忑紧张,衣袖间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交握在一起,贝齿轻咬住下唇。
观赛区比参赛区离着县儒学的大门还要远一些,按理说,韩彦应该比她要早到才对,不知道是被什么事情给绊住了脚,耽搁这许久也不见人影。
……
明德堂内,韩彦对着在座的县令刘过、教谕谭诚知等人拱手施礼问安:“晚生韩彦,见过各位大人。”
谭教谕满脸欢喜地对刘县令说:“县尊大人,这位就是下官向您提起的韩彦。此人博通经世、诗文锦绣,乃是此次文会大比魁首的不二人选!”
韩彦听谭教谕这么说,连忙拱手谦逊道:“小子无知,当不得教谕大人如此夸赞。”
刘县令之前听谭教谕提起韩彦时赞不绝口,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还不相信,所以才特地叮嘱引路的小厮,若是韩彦递帖参赛的话,就先把人给请进来,他要亲自考察一番。
这会儿见韩彦为人谦逊低调、进退得宜,虽然不知其肚里才学是否如谭教谕夸赞的那样,远胜秀才,甚至是举人许多,但是第一印象却颇好。
“当得当不得的,也得到大比之后才知道。”刘县令捻须笑道。
韩彦拱手应“是”,不卑不亢。
刘县令看着时间不早了,倒也没有多问,只是简单地问了几个《四书》中的名句,便放韩彦参加比赛去了。
直到和韩彦一起出了客栈的门,舒予心里依旧砰砰地跳,紧张到差点走成同手同脚。
好在韩彦大约一心在想着一会儿比赛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失态,舒予飞快地瞥了他一眼,悄悄地松了口气,赶紧调整过来。
而一旁的韩彦则暗暗吐了口气,庆幸舒予一路都认真地走着路,没有注意到他三番五次的偷瞄。
两人各怀心思,一路往县儒学行去。
县儒学和府衙临近,都在北城,是以离着客似云来并不算很远。
看着已经在望的县儒学,韩彦暗暗叹息,早知道昨天就选择更远一些的客栈了,这样两个人也能同行得久一些,更久一些……
两人到得县儒学门口,拿出帖子,立刻被笑着请了进去。
进门之后,自有引导的小厮和婢女,将两人分别领至参赛区和观赛区。
临别之际,韩彦低声叮嘱道:“午时文会大比暂时告一段落,县儒学会安排饭食与歇息的地方。
“男女有别,到时我只怕不能过去看你。你不必担心,只管好好吃饭歇息,好好观看比赛就是了。
“等到傍晚结束时,咱们约定在大门口会合,再一起回去。”
喁喁细语,深深叮咛,简直是把她当成了一个不知事的小孩子,万般的不放心。
舒予抿唇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也都习惯了她的自立自强,从来没有人像韩彦这样,将她当成三岁小孩一样,细细地叮嘱。
这感觉,还真不错。
“我记得了。”舒予抬头,杏眸晶亮,脆声回道,“韩大哥不必担心我,只管全力以赴,我等着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