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事关三味书屋未来的教学大计,张猎户爽快地应下来。
夫妻俩去了灶房忙活。
韩彦和舒予则带着笔墨纸砚,还有小尾巴似的小望之,一起去了正屋,铺纸研墨,先从简笔画学起。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落笔之前,舒予笑道,“对于韩大哥这样的书画大家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呶,一会儿我先走笔,韩大哥一看就明白了!”
说着话,就提笔在纸上慢慢地勾画起来,口还念叨着:“从在左下方画一个小圆圈作为鸡头……
“再在鸡头右方画大半椭圆作为鸡身……
“然后在鸡头左前方画一个三角形尖嘴……
“在鸡身中勾画翅膀……
“最后在鸡头左前部画点做眼睛……
“呶,一只小鸡就画成了!”
舒予说着,撤开身子,让韩彦看自己所画,顺便也朝韩彦所作看去……
呃,那乱七八糟的一团是什么?
这是一个书画大师该有的水准吗!
韩彦赧然一笑,抬头却振振有词道:“我是第一次,难免不太熟悉嘛!咱们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舒予瞪眼语窒。
你堂堂一个夫子,兼擅书画,连《千里江山图》都临摹得十分传神,这会儿却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画不好简笔画是理所应当,这样真的好吗?
而且什么叫“第一次”,什么叫“多练习几次”?
你确定那样的引人遐思的语气,不是用来调\戏我的?!
时下孩子启蒙,四五岁到七八岁不等,但是不论何时启蒙,俱是上来就教授“三百千”之类的启蒙读物。
大一点的孩子还好,勉强能够跟上夫子所授,但是年纪小的,就只剩下咿咿呀呀地跟读仰脸天书的份儿了。
而且因为文字枯燥难学,很多孩子还会因此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于今后的进学极为不利。
但若是将“三百千”里的文字都换成这样有趣易懂的图文配合的形式加以表达,那年龄小的孩子肯定会喜欢且明白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进学的兴趣和信心可比学到的那些微末知识重要得多了。
别的不必多想,只需看看小望之这个平时在学堂里调皮捣蛋得坐不住,如今却自己要求继续作画学习,就可见一斑了。
舒予一怔,韩彦说的不就是后世那些育儿的绘本嘛!
这个她熟悉拿手!
“这些东西韩大哥需要吗?”舒予指着韩彦手里的鸡鸭简笔漫画问道,“如果有用的话,我可以趁着长假这那段时间,把《三字经》的插图先画出来。”
因为提前被邀请帮忙操持韩霞的小定礼,而且八月初九还要参加县中的文会大比,所以韩彦特地给孩子们放了长假,从八月初六一直到八月十二。
“我也一起来帮忙吧!”韩彦没回答需要还是不需要,直接笑道,“时间太短,你一个人只怕忙不过来。”
可别小瞧只是一本《三字经》,要通本绘图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可舍不得舒予没日没夜地忙碌。
而且,如果不主动要求帮忙的话,怎么能亲近佳人,拉近关系,体会一把“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乐趣?
“只是,这样的绘画方式我不是太熟悉,一会儿还要烦请舒予妹妹多多教我啊。”韩彦笑道,说着拱手深施一礼,诚心请教。
舒予被韩彦这郑重其事的模样惊了一惊,旋即掩唇大笑起来。
张猎户也在一旁呵呵笑道:“她能教你啥?值得你这样施礼相请!”
话虽是这样说,眉梢却骄傲地扬得老高。
他闺女就是厉害,不管真假,至少韩彦这样满腹才华的人,还得向她请教呢!
舒予笑得差点岔了气,好不容易收了笑,扶腰摆手道:“好,你这徒弟我收下了!”
张李氏瞋怪地看了她一眼,道:“什么‘徒弟’不‘徒弟’的?你忘了,你的本事还都是人家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