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75

旁人造谣也好,挑拨也罢。这事说到底,就是康熙打心眼儿里不信任胤祥,瓜田李下,风声鹤唳,稍有点差错就疑虑重重,脑补过多。八阿哥就是如实回话,康熙也放不过胤祥去。

他思及此处,不由深悔自己把送人的差事派给了胤祚。要是管行宫戍卫的人是老六,那窗纸上的破洞,也就只是个洞而已。下象棋就好比用人,他素来长于此道,这回却忘了胤祥是飞天马,是翻山炮,适用于大开大合的场面,却不是能够居于阴谋重重的宫城,于方寸之间辗转腾挪,常伴君王身边的“士”。

说话间,局势又悄然变换,魏珠灰白着一张脸前来唤他们,原本已经睡下了的康熙,不知怎的,竟然传众皇子入内室觐见。

兄弟两人只得按捺住心中所想,随众人入内。但见刚才还神气非凡的大阿哥,垂头丧气地跪在正中央的地毯上,面皮紫涨,汗如雨下。

康熙披着衣裳在榻上坐着,明显是刚从睡梦中惊醒,揉着太阳穴犹自冷笑不已:“戏台子搭好了,看客也都到齐了。来,我们一处听听大阿哥这出《挥泪斩马谡》。”

这番讥讽的话刺得耳朵生疼,众人屏气凝神。大阿哥原本雄壮的身躯,更是抖了三抖,颤声道:“儿子也是为家国计,并无半点私心杂念。”

康熙勃然大怒:“放屁!如今当着你众位弟弟的面,你敢不敢把刚才那话再说一遍?”

众人皆是一颤,都竖起耳朵听着,好奇大阿哥到底说了什么竟然惹康熙这样生气。

康熙冷笑着一挥手,旁边侍立的三阿哥平静地复述了一遍胤禔刚才的话:“胤礽行事狂悖不仁,他既有无视宫禁之能,又有犯上作乱之心;儿臣担心只是锁拿关押,不仅不能使他幡然醒悟,反而叫他怀恨在心,恐其丧心病狂之下,再做出对皇阿玛不利的事情。不如,不如……”

三阿哥一咬牙,接着说了下去:“不如让儿子为您分忧,除去这个祸害就好了。”

有人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众人看向大阿哥的目光透着不加掩饰的震惊,仿佛是在看什么稀有动物一般。

胤禛所料半点不差,八阿哥例行公事一般冷冷淡淡问完了话,半点儿没多加为难,只是反复问他“离开听琴轩那一刻钟做了什么”、“有没有放太子半夜进烟波致爽殿”。

胤祥被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气得又想哭又想笑,只是于政敌面前不肯露怯,后来问烦了,索性回答:“问那么多做什么?你只管回老爷子,黄天厚土在上,老十三从来没有做过不忠不孝的事情就完了。”

康熙若信,何用辩解?若不信,辩解何用?两人皆深谙此理,刺刀见红的时候了,也不在言语上多做纠结,问完就走人。

一众侍从先行退出,八阿哥落后一步。胤祥突然出言道:“是你派何玉柱引十四去文津阁的。”

八阿哥脚步一顿。他素来不屑于在计谋得逞之后,跟被踩在脚底下的人多话——既败人品又增加暴露的风险。但是这回,却有一股火,从老九跟他坦白道歉起就燃到了现在。

龙有逆鳞,胤禟就是他身上那块最柔软的鳞片,容不得旁人染指。他脚步一顿,冷冷地说:“你对老九说的那些话,下半辈子,好生反省吧。”

烟波致爽殿内,几个侍卫服色的躬身立在阶前,恨不得把头低到地板上去,回道:“……那楼中藏书极多,火势蔓延很快,奴才们拼力救得太子爷毫发无伤,但是……”

他一时不知怎样称呼那位娘娘才好,称封号吧,又提起皇上的丑事;称姓氏吧,又显得别扭不敬,只得支吾含糊着递上一只金钗:“我们只在火场里找到了这个,去的时候,里头门关着,阁中之人早就烧得不成样子了……”

在场众人皆是心下一寒,那阁内只有两人,一人身死,一人毫发无伤,关门之人是谁,不言而喻。

康熙卧在榻上,泪流满面,一拳一拳地捶着身下罗汉床:“畜生!畜生!如今就敢在宫里杀人放火,明日只怕要弑君了!”

八阿哥因回禀内务府救火一事侍立在侧,闻言连忙上去劝慰几句:“儿臣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您想想,那火势蔓延得如此之快,多半是因为有人往上头浇油之故。岛上桐油储存在远离藏书楼的玉琴轩内,二哥素来养尊处优,他一个人如何搬的动那些重油?”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康熙蓦地坐起身。

一时张廷玉又进来禀报太子的话:“……皇阿玛要怪我旁的事,我都是认的,唯独这纵火杀人,窥伺帝踪,我是万万不敢的。”

康熙顿时冷笑,放火之事再议,这偷1情的,关门灭口的,半夜不睡觉在殿外偷窥的,总跑不了是他吧?畜生!只是这把火确实来得蹊跷,烧死了女主角,太子大可以谎称他深夜在岛上读书,如此便瞒过朝臣了。

“给朕去查!是谁助纣为虐,帮着这混蛋杀人灭口?”

自有人去点了救火的人与附近几处宅院的宫人询问,半晌,带进来一个畏畏缩缩、抖得像鹌鹑一般的侍卫:“奴,奴才恍惚听说,十三阿哥带人搜查文津阁前面的玉琴轩的时候,离开了有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不知去了哪儿。没,没多久,就见文津阁着火了。”

“胤祥?”康熙悚然一惊,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个转折。忽又想到,自从胤祚把内宫戍卫的差事移交给胤祥之后,自己就再也不得安睡,竟然叫人在烟波致爽殿的西窗上开了个洞!

苍天啊。想到自己每每入睡后,便有一双眼睛贴在那个小洞上向内张望,该是多么毛骨悚然!如果那儿贴的不是一只眼睛,而是黑洞洞的枪口,又该当如何呢?

可恨内宫戍卫的人竟然毫无察觉,就连遗矢在后院的黄色穗子,居然也是领着外宫值宿的大阿哥先发现的!

放太子无故窥探在先,帮太子放火杀人在后,这难道不是二人串通的铁证吗?

康熙想通了这一点,顿时觉得心凉如水,历史上那些晦暗血腥的典故,一个接一个地从脑海里冒出来。隋文帝励精图治,却死于杨广的一碗□□。以宋□□陈桥兵、杯酒释兵权之才,不也倒在了“斧声烛影”之中?自古以来,宫禁不严,就为谋朝篡位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

康熙颤抖着手指向八阿哥:“你去,去叫胤祥回来,问他,朕哪里亏待了他,为何要行这样猪狗不如之事?”

又加命张廷玉:“拟旨,即刻将太子锁拿,关在行宫偏房,不必给他传话!让三阿哥、四阿哥、佟国维与大阿哥轮流担任行宫戍卫之职,不能再出岔子了。”

不许传话,也就是连辩解的权利都不给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