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绿袍官服的大人冷喝“刘林,浙江西道杭州城乌镇人,吾见你家有妻子(古人的说法,妻子和子女),你老实交代,说不定能平安回乡与家人团聚”
“大人此话当真?能让我回乡?”
“我们大人乃是专司断案的寺丞(从六品,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大人,说话自然当真”旁边的胥佐(大理寺承长官之命,掌办本衙署事务的小吏)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得了明确回复,刘林也不强拿胳膊拧大腿,道“好!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自来京之后,我便和同乡一直闭门苦读。只同来的冯峰个性活跃,常常参与文会,想要结交才子贵人。要说真有与舞弊有关,恐怕也只有他了。”
“继续!”寺丞身旁的评事(正八品,出使推按,参决疑狱,详断疑案)道。
“要说他有哪里反常,之前是没有的。只有元宵节那晚,他一夜未归,第二日也不见踪影。我是过了好几日才重新看到他的,具体并不知道他是哪一日回的状元楼”
“还有”
“没有了”
“元宵出去的人”
“那晚同去游乐的还有莫登和颜俊,不过他俩很早便回来了,学生以为此事与他们无关”
评事与刘林一问一答。
寺丞道“无关有关,皆由本官判定,你详细道来便是。尚有,为何你未与他等同游元宵?”
“大人也说了,学生家有妻子,元宵佳节只有我一人在京师,形只影单,思念亲人,是以不愿出去游乐。
至于我为何说与莫登颜俊两人无关,除了之前所说,还与他二人性情有关。莫登性素活泼,为人热情,若得到夹带,不可能不动声色不被我发现;
而颜俊年纪尚幼,机会众多,又心思单纯,他是想不到要夹带入考场舞弊的。因此学生以为他二人绝无可能提前知道会试考题。”
“你如何与他们认识的?冯峰在京师常去什么地方?说过什么?”
“学生参加乡试……”
贴书(抄录文书的书吏助手)在一旁奋笔疾书,录下他们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