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郎还未长成,他自幼体弱,我出门也是惦着你和他,不放心你们弱母幼子。如何还有心思应考和交际同年?娘子,过几年平安长大再说吧”阿爹却拒绝了。
娘亲却不同意“我和平安母子怎可拖累郎君?虽然人们常说三十老明经,八十少进士,但郎君也教过我逝者如斯。郎君是有真本事的大丈夫,妾如何忍心你蹉跎岁月?
待郎君应试,我便拘着平安在家念书,我们闭门不出在家等你回来,怎会有事?更何况,郎君曾对我说,今上是难得的明君!以前随郎君读书,也知道国以推贤达,君臣共和衷。郎君有大才,我实在不忍你为我们母子二个蹉跎。”
“茵娘,新婚时你青春貌美,娇媚可人。你我结璃近三十年了,你对我付出良多,如今你的手上已裹满厚茧,也未曾见你叫苦,你的付出不比为夫少?
我若去应试,快则今科有望,慢则三年五载也未知?家事尽皆托付于你,劳累可想而知。为夫又于心何忍?平日里你跟着我吃苦受累,为我照顾家人,送别父母,生儿育女,洗衣做饭。我难——”
“夫妻之间本就应当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自我进入刘门,公婆和睦,相处融洽。你我相濡以沫,和和睦睦。我多年未孕,公婆和你也不曾以此休妻,一个女人梦想要有的你都给我啦,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郎君放心,我会量力而为,也会照顾好平安郎。我同平安郎绝不会是你的累赘。
你安心去府城赴试应考,光宗耀祖了了咱们一家人的心愿,不止是为你,为我,为毅儿,也是为了爹娘,为了列位祖宗先人。金榜题名后咱们好好告祭爹娘,爹娘若是泉下有知也开心呢。”
后面便没有声音再传来。
刘林年轻时正好赶上前朝末年,乱世人难存。虽然月牙湾村地处偏僻,有莲花山作为天然屏障,少有兵事滋扰,但凡事难保万一,毕竟村子实际与镇上距离并不远。
刘家只有他一个后嗣,其余都是老弱,纵然他才华横溢,心怀高志,欲投明主,期望大展宏图,也不能就这样抛下老双亲和娇妻出门闯荡,于是壮志难酬。
老双亲逝世前都哭着自责是自己拖累了儿子,要他若有机会便参加新朝的科举,实现他的心愿。
听着父亲久久没有答话,刘毅知道他应是心动了bajiu分,只是尚还有些顾虑,所以没有准话给母亲。想是自己年纪太小身体柔弱兼之出生那时的事故太过危险,才惹得父亲担忧。
还有村中才办的学塾,若是父亲前往府城应考,恐怕是没有时间教导蒙童了。刘毅明白父亲的顾虑。左思右想,有了一个主意,但乡亲们会否赞成却难说。除此之外,一时间也难有其它好计策。
扣上木栓,刘毅上床安歇。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想不出来好办法,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