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男孩儿肚子咕咕叫,时唯也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光是男孩儿,她也得吃东西了。
于是院子也不看了,带着男孩儿转身回了石屋。
刚才出去的时候没注意,此时从外面走进来,所谓的厨房便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时唯眼前。
两间卧室相对而立,中间夹的过道里摆着一个木制的二层橱柜,大概有男孩儿举着胳膊那么高。
再往里去是两个炉灶,靠近时父时母卧室那边的偏大,靠近兄妹两人这边的偏小,想来是为了冬天取暖方便。
只可惜,原本主要用来做饭菜的大炉灶,此时堆满了岁月积攒下来的灰尘,反而是为了烧炕而建的小炉灶内摆放着昨夜未曾燃尽的柴禾。
时唯打开锅盖瞧了瞧,锅里面只装了些清水,没有食物。
没办法,只能拿过炉灶边的小板凳,踩着它打开了橱柜门。
让时唯失望的时候,橱柜里也没有吃的,就有几副孤零零的碗筷。
听着身后越发响亮的“咕噜”声,时唯难得地感到一丝窘迫。
除了高三那年想要向刚刚离婚的父母寻求复读的学费时,她再没有过这个感受。
可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她也做不出东西来呀。
时唯心里正寻思着解决办法,眼睛就扫到了墙角处摆放的一堆干草,瞬间就有了主意。
干草放在地上可以防潮,平时原主除了用它引火外,也会堆些东西在上面。
时唯走过去翻了翻,果然不出她所料,干草堆里面还藏着十多个小土豆。
个头都比不上婴儿拳头大,有些边角处还带着青色。
时唯挑了挑,拿个碗将全黄的装了起来,带青色的又放回了干草堆。
不是为了俭省,而是因为青色的土豆里含有毒素,以原主兄妹俩的身体状况,来说,实在不宜冒险。
还是再放些日子吧。
要说来到时家以后最让时唯满意的一点,那就要数院子里的水井了。
靠着它,兄妹俩就不必为了吃水特意到外面去挑了,既省时又省力,用多少水都不惹人眼。
不过因为秋冬和春初的井水过凉,也为了做菜时用水方便,厨房里还是备有一口水缸的。
时唯将铁锅里的清水倒掉,涮了两遍锅,再将碗里的土豆都洗洗干净,倒进锅里,最后添上一舀多的水,将将没过土豆。
“哥哥,你能去院子里抱一些柴禾进来吗?”
刚才在外面的时候,时唯就瞧见院子边上支了个小棚子,是原来时家放干柴的。
不过现在兄妹俩也只能在山上捡些枯枝落叶,大块的柴禾却是不多。
男孩儿听到时唯的话,老实地点了点头,然后去院子里抱了些树枝进来,反复几趟,直到时唯觉得够了才停下来。
时唯将小板凳拿过来,让男孩坐在一旁歇着,自己则是先选了些细碎的枝叶放到炉灶里,又去抓了把干草过来,接着效仿记忆中原主的样子,准备用火石生火。
虽然身体里还有原主的习惯在,时唯还是试了几次才成功点着炉火。
时间就这样悄悄过去,时唯和男孩儿守在炉灶边,看见火小了就添些柴进去。
橘黄色的光芒为这个清冷的家里带来一丝温度,静谧的气氛沉淀了初到异世的惶恐,同样将时唯的思绪拉进了那个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的过去。
时唯穿越来之前是大四学生不假,可却也是班级中唯一一个26岁的大四学生。
旁人只知道她高三复读了两年,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算晓得了恐怕也只能道一句“封建思想害人不浅”。
其实说到底也不过就四个字而已: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