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算是好事,问题别这么蠢,要是让人听去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嘴咋关不上,还得多教教。
得了鸡和布票,李国忠不客气地接下,他就没想留在岳家住了一个晚上,他还得回去看看儿子,有没有闹。
儿媳留下来住,说不定岳就又能给什么好东西,就算没有,光是媳妇回来,肯定是加菜的,他一点都不用担心。
娘一个人在家,他不放心。
跟朱家人告别,急匆匆就回家了。
朱晓丽还急了,想跟自己男人说,这鸡,可得等自己回去再吃。
朱老太还以为自己闺女离不开男人,赶紧拉走。
至于儿媳妇怨气冲天的眼神,有能耐就生个文曲星出来,亲家说了,外孙出生的时候,可是做了梦的。
要不是怕有人打击封建迷信,她都想跟儿媳妇理论文曲星,她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要是外孙有出息,到时候还不拉自己孙子一把。
她们懂个屁啊!
朱老太现在最喜欢听外孙的事情,恨不得拉着闺女说个不停,至于儿媳妇,当然是干活,别想偷懒。
什么公平,她就生了这么个闺女,儿媳妇却好几个,自然是闺女重要。
别看朱晓丽年纪不小了,还是喜欢撒娇,说今天以后跟陪着娘睡,很久没能回来看老娘了。
朱老头和几个亲哥亲嫂鸡皮疙瘩都起来。
没办法,谁让朱晓丽不仅仅皮肤黑,生了孩子以后,更是胖了。
你想像一下一个黑胖子撒娇,能看吗?
就为了这个,朱老头就感谢女婿,把闺女生成这样,对不起女婿啊!
几个大舅子,妹夫都这么苦逼了,偶尔给一点东西,是应该的。
李国忠完全不知道大舅子内心对他的同情,不然肯定乐了。
受李寡妇影响,能带来好处的媳妇,还可以生儿子,平时应该干活就干活,到了夜晚都是一样的。
特别对照二弟娶的货色,天天想着不公平。
起码朱晓丽全心全意都是为了他,从不跟娘顶嘴。
留在家的人马上就动起来。
在干活这方面,还是苏四妹手脚最快。
这年头,大家都穷,有什么好的,这些人就跟猫儿闻到腥味一样。
最重要的把鱼给下锅,只有吃进肚了,才算稳当。
谁都没有意见。
好家伙,起码有几斤重。
三两下,把鱼头剁碎,干净利落煲起鱼汤。
鱼身让李寡妇一狠心,擦了一层盐,仔细放回她房间。
果然还没有一会。
就有人过来。
带头的是朱冬梅,一伙人将屋子死角旮旯都转几遍,其实更想进屋里看看,可惜李寡妇是不会请她们去看的。
“这点鱼哪里够全家塞牙缝的,去隔壁豆腐佬哪里换些豆腐回来,动作快点,等着下锅的。”李寡妇满脸笑容地说着,热情地拉着人说话,“瞧我这记性,丽丽,死哪里去了,出来给婶子倒水。”
此为防盗章投机倒把的事情,她可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心里打上天上飞的小鸟的主意。
这麻雀谁还不会打几只,一样是肉。
且说李家三个儿媳妇回娘家是什么情况。
一个个说着婆婆的好话,然后透露想要养几天,好生个孙子的事情。
这当娘的心,都是心疼自己孩子的。
闺女没个儿子,总不是个事。
谁不知道李家最缺孙子,要是生个了大胖小子,就可以干轻松活,而且有了孙子,李寡妇还不得有什么好东西,都供着女儿。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
苏四妹家条件是最差的,听她名字,就知道苏家孩子多,苏老太别的忙帮不上,还是默认闺女回来两天。
不过还得干活,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干,找人问了看有没有生子的偏方,还指望苏四妹赶紧生个儿子出来,到时候就可以理直气壮拿东西回娘家。
苏四妹回家以后,干活比在婆家还多。
忍不住又念起来婆婆的好了。
至于朱晓丽和徐小凤,比苏家条件好得多,在娘家,可是非常受欢迎的。
在这里面,说亲的事情还发生一点事。
李寡妇人老成精,知道娶儿媳妇,要什么样的,主要是家里兄弟多,还是唯一的姑娘,受宠的,不是个拖累。
脸蛋漂亮有什么用。
朱晓丽长得只能说不算难看,问题她皮肤黑啊!
说亲的李国忠长得方方正正的,她心里就愿意了,聘礼没多少,可以说是倒贴,娘家给准备了不少东西,比李寡妇还准备得充份。
到了李国兴说亲的时候,怕亲娘找个好像大嫂这样的,跟娶个男人有什么差别。
吓得马不停蹄附近村里到处逛,不知道怎么着,就跟苏四妹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重要的是人好看,而且勤快。
李寡妇翻白眼,让老二别后悔。
年轻人懂什么,这脸能当饭吃吗?
李国兴自然是说不后悔的。
打死都不娶男人婆,或者大舅子多的,要是吵起来,还不得揍死自己。
李寡妇也没说什么,只不过什么聘礼都没有了,爱娶不娶。
反正不知道李国兴怎么操作的,最后还是顺顺利利成家了。
到了李国祥这个孝子,一切都听娘的。
李寡妇欣慰地说一定要好好挑个好媳妇。
可以说,除了老二媳妇,其他两个儿媳妇都是她老人家亲自挑的。
果然,就跟她老人家想的一样,这亲家有什么好东西,都没忘记闺女,经常带东西上门,有什么事情,还过来干活。
这样的亲家,咋看咋顺眼,次次上门都特别热情。
李寡妇当然是不会什么都不出,次次都是亲手种的东西,一把菜都是心意,是不是这个理。
苏四妹就觉得婆婆对自己有意见,除了孩子出生,娘家人都不爱过来,还不是婆婆态度有问题。
她咋不想想自己娘家带着什么东西上门。
李寡妇能给好脸色就奇怪了。
朱家闺女和女婿回来,这可是大事,当然得仔仔细细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