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锦长长叹了口气,此刻她又想到一向翩翩君子风的谢琰,他也是贵族门阀中的一份子。
他一生也杀了很多人,但他不是坏人,他不该死……
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天锦抬起头,视线投入遥远的苍穹——但愿善良的人,都躲过劫难吧。
刘裕自正式登上朝堂时起,就开始灭旧族陈规,重用寒门子弟,消除迂腐,严整朝纲。
打压贵族,手染司法部,收集贵族人士的证据,抓到一个都是重罪。贵族人士为了逃一个是一个,向刘裕献上重金,同时也为刘裕壮大军队提供了良好报障。
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军营里,对刘裕刘太守的呼声也是水长船高。
黄昏,谢府门前。
这条原本繁华的街道,不知道是因为战争的牵连,还是其他某些原因,已经变得空档宽敞。偶尔会有几个行色匆匆的路人,而且在路过谢府的前门时,会故意绕远些。
谢府。
曾经的门庭若市,已经变成了秋风扫落叶的苍凉模样。
门牌上的“谢府”二字,看得见的落了一层灰,只能从精致细刷的金漆上能看出,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模样。
谢家,南朝赫赫有名的高门世族之家。它已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比某些王朝还要长久。族中人才辈出,风云于家国内政、外邦军事、百姓民营、文坛儒教之中,荣耀、功勋、雅赞,数不胜数。
早年,谢安曾问自己的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优秀了?当时还年少的谢玄便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意思就是,就像名贵的芝兰和玉树一般,让它长在自己家中的台阶前,光耀门楣。事实证明,谢家的子弟也确实如芝兰玉树一般,一次次的挽救南朝与为难之中。他们不仅能力出众,勇敢睿智,更有着赤胆忠心与高洁的品质。
然可惜,南朝朝政一代接一代的迂腐、残败,还是将谢家最后的一丝精血耗尽。
谢琰战死,谢玄久战病危,北府兵被遣散……
整个谢家在刘太守最后一轮打击中,终于走向了坍塌。
唐七站在一棵柳树后,远远的看着谢氏门楣,心中无限悲凉。
其实张大人也不想有这个意思啊,只是刘裕是负责守建康城的人,虽说辞呈是递给皇帝的,但若没有刘太守松口,谁又能出得了这城了。
张大人谦卑道,“这是张某多年的俸禄,全部献给大人。”
这数目,怎么看也不像是俸禄,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然而刘裕还是陪着张大人把戏演了下去,“这又是为何?为朝廷做事拿俸禄也是应该,再说,你是要去养老享福的,没了银子生活多困苦。”
张大人连忙又道,“现在国家混乱,太守大人保家卫国,买兵打仗哪个不需要银子。国有难,家何安?安某能力有限,只能为南朝出最后这点力了,还请太守大人不要推辞。”
感觉客气话都说过一遍了,刘裕也不再客气,“既然张大人有这种胸怀,那我也不辜负你的美意了。”
张大人大喜,既然刘裕收了,就表示他能出这个城。唉,谁让他曾经靠着旧势力贪过那些银子了,如今又都还出去了。
真是讽刺啊。
“都是应该的,应该的。朝廷好,南朝好,百姓才能好,我才能安享晚年啊。”
站在不远处的下属从童子手中接过了木箱。
“张大人大义,我先替朝廷和百姓们谢过张大人了。”这话刘裕说得也不下百遍了。
“不用,不用。”张大人又行了一礼,“那张某也告辞了。”
“来人,送张大人。”
此时,屋外的林敬轩站了出来,将张大人引了出去。
天锦在院子里随意走动着,见得这番情形也不稀奇,反而略带讽刺的说道,“太守府是越来越热闹了。”
“这些都是为了保命送来银子的。除了被桓玄庇护的,剩下的旧势力多半已难以支撑,所以很多人都选择送银子保身。”朱瑾也是见怪不怪了,这种情况她一个后院的人都撞见过很多次,可见来者有多平凡。
天锦微微敛眉,断定道,“阿裕就算收下银子也不会容他们的。”
“他们正是为了能平安离开这座城。”
还谈什么容不容,能够离开这鬼地方才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