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争辩不休

“为什么不能审问?”石太郎更是直白质问,义正言辞,“此案件涉及先皇、先皇妃,还是当朝公主,如此重大案件,陛下可以当朝亲审,王大人莫不是真的做贼心虚了?”

“有什么可虚的,这是她亲自画的押,到时候一问便知。”王甫神色自信,毫不惧怕,似乎此事真不是他们栽赃陷害一样。

依皇后言,潘梦鸾是在妹妹天锦受威胁下立即招认的,谢家也付出无望,她的谋事已败,只要握住她的软肋,不怕她耍出什么花样。

何况要让刘裕信服,不管是大殿还是天牢,潘梦鸾他是一定会想办法去见的。

“来人,将潘梦鸾和她的同党一起带进大殿。”

话落,周围莫名响起一阵差异的吸气声。

很多大臣似乎都非常意外,王甫大人竟然同意先皇妃上殿了,难道先皇妃不是被冤枉的?

众人纷纷神色复杂的交换着眼神,却又不敢多加揣测。

不久,有三位女子被侍卫带进大殿,为首的便是先皇妃潘梦鸾。她脱下了锦袍、卸下凤簪,虽然一身伤痕面容憔悴,但那双明媚的双眸大胆的直视前方,步态从容的路过诸位大臣,丝毫不惧不慌。

身侧年轻的女子便是陛下亲封的锦公主了,稳重从容的身姿配上足以祸国的容颜,神色肃然、眼高于顶。这身份不明的女子,竟通身散发着一股强者风范。

“天锦见过陛下。”

天锦单膝跪地行礼,腰身笔直,身后的朱瑾无声下跪,目光坚毅。明明都是认罪的阶下囚,却全然没有屈服的意思。

潘梦鸾双手微微交叠,虽有一声伤痕,却依旧保持着从容姿,微微屈膝行了一个后宫礼,“见过陛下。”

她是先皇妃,整个南朝里,可以不用向任何人行下跪礼。

“皇后是一国之母,做事自有分寸。”皇帝说的话王甫简直不要听,习惯性的出声打断。司马元显在时还顾忌些,司马元显死了,一副他独大的模样,抓到谁的把柄不弄死也扒他一层皮。

这回他抓到的是刘太守,更是出蛮力的往深渊里推,呵道,“到是所谓的锦公主,身份不明,哄骗陛下册封,如今又查出刺杀先帝之罪,理当凌迟处死。”

“王大人何出此言,事无定论就抓了先皇妃和锦公主,她们可不是寻常女子。”桓玄悠然一笑,声音轻缓却不容忽视,“潘妃不管怎么说也是先皇的妃子,三番两次的使其下狱,视礼法何在?而且谋杀先皇的嫌疑可大可小,涉及政事、朝廷颜面,我们南朝江山什么时候由一位女子随便指点了。”

王甫冷哼,侧身道,“相国大人严重了,先皇之死虽然是国家政务,凶手却是后宫奸人,皇后娘娘主宰后宫,理应协助陛下捉拿真凶。”

“可陛下似乎还不知道此事。”石太郎接话道。

那个傻乎乎的皇帝说了多半也不懂,但并不妨碍他坐拥帝王之位,事情能协调时根本就不需要他的意见,不协调时却不妨端出他的帝王之名,压一压对方。

事情讨论来去,并没有人真正将先帝的死当一回事,仿佛那就是这个事件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三派势力之争,反而是整个事件的焦点。

“没有证据的事当然不能乱说。人证已被皇后娘娘看守,随时提审。不过现在先皇妃……哦,是潘犯已经伏法,并已签字画押,天锦就是她的同党。”王甫一挥官袖,扬声道,“来人啊,让刘太守和相国大人看看罪犯的供词。”

早已在外等候的侍从弯着腰,托着一个方盘,里面放着一张落满字迹的白纸,在众多目光的追随中,急速驶入大殿。

“相国大人,刘太守可要过目一番。”

桓玄立在原地不动声色,刘裕更是冷冷一哼,看也不看。

在朝为官年限不长,却对权势斗争手段诸多见识的石太郎不屑道,“这种东西,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出几十份来,有何意义?”

“呈堂证供没有意义,那还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刑部左行驶站出来呵斥。

左右两边的人也站出来附和。

“哼,我看这不过是胡搅蛮缠,故意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