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心里头正想着事情,被她一问,愣怔了一下,“多年的老毛病了,我都习惯了……吕大夫倒是尽过心,这些年一直在为我调理。只是我这身子不太争气,怕是没有办法根治的。”
天锦点点头,“夫人就没有想过换一个大夫看看?”
萧氏再次愣住,“换一个大夫?可是我的病一直是吕大夫在看啊。”
天锦道:“浣风楼这么大,楼中就仅有吕大夫这位一位大夫,怕是有些忙不过来吧。而且,他又是一位男大夫,多有不便之处。我倒是认得一位女大夫,夫人若不介意,不妨请她来替瞧瞧?”
在浣风楼也住了有几日了,天锦也不似初到时的拘谨。这会儿刘道规与程玉莹恰好不在,屋中就天锦,萧氏和刘裕仨人。
趁此机会,天锦特地提了出来。
萧氏明白她的好意,笑了笑,婉拒道:“怕是太麻烦。”
天锦随之笑笑,并未强求。她是知道她忌讳着什么,并未点破,只朝着刘裕轻飘飘地看了一眼。
今日萧氏特别有兴致的拉着天锦说话,他们便在君兰园逗留的时间久了些。说了这许久,萧氏脸上渐显疲惫之态,俩人这才起身告辞。
直到踏出君兰院,刘裕才问:“你说的女大夫是……”
“是倾城,她生于儒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医术堪比宫中的御医。你母亲的病,我怀疑……”
她的话将将吐了一半,没继续说下去。可刘裕却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想了想,“你且先联系她,母亲这边我来说。”
天锦道:“我这边倒是没有问题。只是,你有把握能避过你叔父的眼线?”
两人离得近,说话的声音也低,并不怕会被人听去。她双眸漆亮,似含期待,看得他心中一动。
{}无弹窗“谢氏六房”就像是一道魔音似的,甚甚击中谢琰的胸口。他沉着脸,有些不悦,“刘将军既然是中书令委派的监军,有话便说,大可不必吞吞吐吐。”
刘牢之讪笑,“谢将军莫怪,刘某并无其它的意思,不过是想提醒将军一句,谢家如今的处境甚是尴尬,不易强出这个头,谢将军何不与那王氏结盟,共同御敌?”
谢琰微顿,“你的意思是……”
刘牢之心知他听懂了,不过话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他并不介意挑得更明白些。
“谢将军,咱们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当年,刘某投身北府兵,得谢玄将军提携照顾。刘某并非忘恩负义之人,眼下谢氏一族的处境,不用刘某多说你心中当是明白的。五斗米道教几番作乱,甚至不惜与朝廷为敌,陛下和中书大人必然是除之而后快。只是此人极其的狡诈,曾以‘蝉蜕登仙’为头名目,逃入海岛。此番卷土来,必不简单。刘某并非怀疑谢将军的能耐,只是该藏的时候,不好气焰太盛。谢将军以为呢?”
刘牢之能说出这番话,多少是有些推心置腹的。正如他所言,他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至少对于谢家,他心里是有着感激的。
当初若非谢玄的提携,他也不会有后来风光得意。虽说之后也曾失利被贬,不过是因为自己风头太盛遭人陷害罢了。
谢家于他只有恩,并无怨。
眼下谢氏逢难,于情于理,他都该帮衬一把。只不过,他眼下的处境并不比谢家好多少。在旁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叛主之人,不好太明目张胆。这样的话,说一次少一次,他如今投靠司马元显,不该与谢家走得太近。
刘牢之说话时,语气平和,眉宇含笑。看着谢琰的目光,沉冷之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善意。
谢琰抿了抿唇,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刘将军的话,我记住了,多谢。”
刘牢之:“谢就不必了,中书大人委任刘某为监军,刘某之言,不过是职责所在。”
谢琰没再吭声,朝他微微颔首,驱着身下坐骑继续前行。只是没多久,前行的大军,悄悄的改变了方向。
就在大军将近目的地时,远在建康的司马元显,收到了丹徒县奏上的谏书。
却原来,自刘氏迁于丹徒创建浣风楼以来,笼络人心,使得当地的官府渐失威信。现如今,浣风楼已成了民心所向之地,当地的官府反而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