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昕暗戳戳地想,秦恪估计不能入赘吧?
咦,为什么说到亲事,首先想到他?
近午,庞家派人到宜居巷抬嫁妆,别以为是庶房嫁妆薄,王氏准备的嫁妆,那是沉甸甸八十八抬,比人家一百二十八台也不遑多让。
正要出发,宫里来了赏赐。
当先是皇帝赐下的一对儿玉如意,取“必定如意”之意,做了第一抬。
其次是太后娘娘赐下的一对儿宝瓶,取团圆美满之意,做了第二抬。
皇后娘娘与贵妃娘娘也赐下了玉石榴和珊瑚树,多子红火之意。
重新调整后,装成了一百零八抬,浩浩荡荡地出了门,佟芳卿又急着让人在嫁妆单子上添补,暗恨王氏真会玩,回了临洛城却不回宜居巷,闹什么惊喜。
这么忙,有惊无喜。
回头又一想,也许,自己这想法应该改变一下,谁说送嫁必须怎样?只要记忆深刻回味儿悠长,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婚礼,那是何等美好!
罢了,少不得自己多操心一下,其实金妈妈他们还是很得用的。
侯府得到消息,皇帝陛下居然赐下玉如意,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记起当年的功劳?”
江氏身为侯夫人,自然很敏感,赶紧带了府中主人前去宜居巷帮忙,招待来宾。
也正因为宫里有动作,前来添妆的人多了许多,还是庞维翀让人送了席面过来,才让宜居巷不至于失礼。
因有皇宫赐下的礼,街上围观的人围了许多,宝昕站在客栈楼上看得津津有味。
原来,姐姐还能嫁得这么风光,可算将前世的寒酸清除掉了。
宁宝昕他们十月初一赶到了临洛城,王氏起了玩心,带着小猪和宝昕住进客栈,叫来十三做出吩咐,十三便带了金妈妈、严妈妈回宜居巷,只说是王氏特意安排他们赶回来帮忙的。
再多的人,也不是爹娘,宝玥在祖母与庞维翀的开导下倒是开心了许多,但是期待之心未变,只是藏得更深了。
宝昕收集到了一大盒子宝石,个头大颜色通透,十分难得。
说起来,这还得感谢阿多。
阿多得知宝昕为了六姑娘挑选礼物,多方寻找成色上佳的宝石。阿多仔细思考了多日,终于站出来,找到宁宝昕。
“我乃西梁诺望部首领之子,我姑母是西梁王次妃,我是被人掳走的。我相信你,愿意据实以告,你若能遣人送我回到诺望部,我承诺愿意与你结盟,而且,送你成色上佳的宝石。”
宝昕眉头轻抬,一个部落,这么大的口气?
“你可以不相信,但是我觉得这个交易你是不吃亏的。我倒是可以等,我的人迟早能找到我护我回去,但是,你不是要回临洛城送嫁吗?遣护卫送我回去你也不费神。”
宝昕倒是愿意相信他,可她完全不了解西梁,不能只听他一面之词。
宝昕去寻了彭信,问他可知道诺望部,彭信点头:“诺望部很富裕,而且实力雄厚,当然,也是其他各部联合谋算的部落,毕竟诺望盛产宝石。”
盛产?那就是很多了?
“若是要派人送多会诺望,你觉得谁去比较有把握?”
彭信笑了:“我与石青立去吧。他会点西梁话,确保万无一失。”
石青立高大黑瘦,猛一看,还真与西北汉子相似。听说了差事,半点没犹豫。他们与彭信一样在江湖游荡,人若有可信的落脚点,谁愿意居无定所?
姑娘是个大方的,也不爱拿架子,只要做好差事,从不找茬。
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汉子,觉得跟着姑娘生活有望,做事很有劲。
他们护送阿多回诺望部,完全没有困难,阿多很奸猾,知道许多捷径,一路很是顺利。
倒是进了诺望部打了一架。
诺望部的首领一直在寻找阿多,看他们一起回来,以为他们以阿多作为要挟来讨要好处的。虽然彭信他们的确带了宝昕的要求为宝石而来,可是护送阿多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