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无踪

前世的贵妃成了恭王侧妃,难道几次换主今生不会再发生?

毕竟,恭王是太子胞弟,他们同父同母完全没有自相残杀的必要。

小豆吃饱喝足,宝昕将它放进窝里休息,上千里飞行,太累太苦。

“姑娘,打听到了消息,金河大堤溃了,七爷赶到户部听候调遣。”

宝昕捂着急跳的胸口坐下来,但愿一切顺利。

第二日雨势略小,宁世昀毫无消息,连泰学、泰永也不见人影,一整日,七房低沉安静,平日喜欢大声读书的小猪也压低了声音。

“要不要使人打听打听?”

王氏不安,长子在东郊军营,半月才能休沐一次,她不知不觉将宝昕当做了支柱。

“先等等。朝堂事,最忌讳东打听西打听,坏事儿。”

不过一日就熬不住,那可不成。

“娘,我这心也是七上八下的。咱七房的产业,明面上的,大概多少?”

“明面上?当年嫁妆不过上万,这些年消耗大,两千吧。”

宝昕点头,候府没分家,清查起来他们七房不过一点子嫁妆出息,他们看不上。

“我觉得,隐藏深点好,将所有帐册都封到铺子里,咱得首饰但凡值钱的也拿出去放好。别问我为什么,就是本能自保。”

这一世,宝昕吃亏不少,有点危机意识很正常。

王氏经了同兴寺一事,宝昕的话无有不听,当日七房的东西就清理透彻,留下明面上的两千两。

三日,整整三日无音讯。

“怎么办?就算赈济灾民,也得带换洗的吧?”

“娘,带上小猪,我们去寻老侯爷。”

大伯父肯定不愿意出头,只能求老侯爷了。

老侯爷倒是见他们了,面上挂着不喜。

“老七首先是官员,为君尽忠是本分。不过几日就急了,还如何做当家主母?家有贤妻夫祸少,别添乱。”

王氏知道为了亲婆婆的事,老侯爷记恨几年了,可没想到会记恨到不顾其生死?

“祖父,你恨爹爹,恨不得他死吗?”

宝昕忍不住跳出来,老侯爷怒目:“长辈说话,哪儿轮到你插嘴?没规矩。王氏,你教的好女儿!”

“孙女有何错?关心爹爹错了?那是我们七房的顶梁柱啊。”

小猪点头:“对啊。小猪还小,只是根小柱子,还成不了顶梁柱,咱家不能少了爹爹。”

老侯爷被小猪的童言童语打散了怒气,平和不少。

赈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几个月不进门也是有的。

“罢了,我且打听打听,你们回去等消息。”

“谢谢祖父。”

他们离开善庆堂时,迎面遇见宁世衍,宝昕带小猪行礼:“见过侯爷。”

“小九儿,都不叫大伯吗?”

“大伯。”

“嗯,乖。你们找祖父……”

“不过打听爹爹去向。”

“放心,那是我兄弟,一会儿我就去打听下。”

“那就先谢谢大伯了。”

宁世衍看他们离去的背影,身为候府当家人,有事竟不愿求到他跟前,他也憋屈。

小九儿倒是识时务,识时务好啊,日子好过不是?

户部?无事哪儿都好混,有事,户部就是那出头的椽子。

十日了。

宝昕越发不安,刚要去见王氏,香芸匆匆来报,说庞家派了人过来,在角门处等着。

宝昕立即赶往角门,若是找姐姐,另说。

“有事?”

“见过姑娘。太师令小的送信,说今日七爷落了罪,押入大狱,请姑娘赶紧归拢归拢,说不得会有禁卫军前来查抄。”

宝昕腿软,“什么罪名?”

那人摇头,“晚些时候我家公子爷会来,今日只是查抄一番,不会拘拿。太师还有一句话,现在打理政务的,是太子。小的告辞,遇见禁卫军就不好了。”

宝昕心如火燎,令人重赏,赶紧回转。

不会,爹爹踏实,不会顶撞太子,三大仓频频看顾,不会出篓子。

可到底什么原因呢?

将宝玥、小猪聚集到王氏房里,叮嘱了下仆,送信到善庆堂、庆辉堂,他们还好,主院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