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戏咂巴着嘴,皇帝好奇不已:“如何?”
“米不是今年的,但是也不超过三年,还算粘稠,有米香。”
皇帝点点头:“不错了。记得有一年闹‘黄大仙’,百姓树皮草根都吃,边境战事又吃紧,有一口发黄的陈米熬煮野菜那都是美味。”
大喜看皇帝且行且说,赶紧让小康把粥吃了,皇帝说完话回头,只剩只空碗。
“你呀!”
大喜跟随多年,那份忠心不容置疑,就是太过小心。
“那就快走吧,驾!”
四骑快速出城,很快消失了踪迹,却没想到终是露了行迹,就在大喜尝粥后转身递给小康的时候。
城内施粥,只管早晨和中午,而城郊却是三顿都管,也要施粥七日,村民们十分感激,家里有什么可拿的蔬菜瓜果,在取粥的时候就会送来。
多次拒绝无果,十里八乡人来人往,两日就积攒了不少农家菜蔬。
宝昕看见几筐菜干,很欣喜,让管事去弄些带皮五花肉来,混合菜干一起红烧了一大锅,准备中午给村民加菜。
“好香。”庞维翀现在可不敢小看这些粗劣的菜干,吃起来其实很美味的。
秦恪拉着宝昕到一边,将昌义先生整理的店铺合作协议书交给她:“先看看,有什么再补充。”
庞维翀探头过来:“嘿,这么多字?宁三估计认不了几个吧?还不如你念给她听。”
宝昕被怀疑被嘲笑,很不高兴:“中午炖菜,你别吃,反正有那么几样小咸菜也能下粥了。”
“诶诶,我不是嘲笑你的。你看,我做什么事都认真,施粥也认真,我真的担心你认不了多少字,被秦二坑了可怎么办?”
秦恪冷了眉眼:“我就算坑你,也不会坑她。”
宝昕昂着头:“我相信阿摩哥哥。”
庞维翀拍拍额头,得,枉做小人。
“请问,你们这里还施粥吗?”
外面传来询问声,小康将马拴到路边树上,皇帝正看着棚子前立着的庞大、秦二牌子皱眉头。
“大喜啊,”终于解决京城兵士的冬衣问题,皇帝松了一口气,下了一连串旨意责罚兵部、户部相关人等,“听说京里在施粥,都哪些人家?”
大喜公公姓严,跟随皇帝多年,最是忠心。
“陛下,听说三公四侯四伯搭了棚子在一块儿,已经施粥两日。”
“要不,我们换了衣服出去看看?”
“那可不成,不能让陛下涉险。”
“屁话,朕每月都会出去几次,你怎么不说涉险?有护卫跟着,又不声张,没危险。大喜啊,你这胆子越来越小了。”
“是,老奴也是担心陛下安危。”
“听说,庞家小子跟那小子混一块儿去了?”
在临洛城,只要陛下想知道,什么消息都能知道。
“他们跟永定侯府庶七房的在城郊施粥,两日没回城,倒是能吃苦。”
“嗯,”皇帝看着窗外,今日雪不算大,天色也还不错,“现在时辰还早,我们去城郊看看吧,那里人少,你就不用担心危险了。”
“这……”谁说人少就安全,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出宫?
大喜叹气,年纪大了,有些经不起吓,若陛下安安稳稳地待在宫里,他应该能活得长些。
皇帝有些理解大喜的担忧,微微一笑:“个老东西,放心吧,朕很惜命的。若是出宫真的能引得某些人出手,未尝不是好事。”
“陛下诶,可不能把自己当诱饵啊。”
“哈哈哈哈,大喜啊,你的胆子去哪儿了?走吧。”
两人换了衣服,避开宫内巡卫,只带了两名青龙卫,从东侧保康门出了宫。
“以前,但凡天灾,城内总是人心惶惶,处处唉声叹气的,自从朕直接过问京兆衙门事,至少这临洛城安稳了。”
“那是陛下御下有方,治国有道。”
“嘶,不对啊,出了宫还这么叫,那跟嚷嚷着让人知道有什么区别?叫我老爷好了,我们就是一般的商家。”
青龙卫小康小益牵来骏马,几人骑上,将披风兜帽戴好,往外城而去。
当今皇帝手里有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卫,青龙贴身暗地保护皇帝安全,以一敌十也不为过。最重要的是,个个面目普通,丢进人群就认不出来,绝对不会是那种英武不凡惹眼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