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体贴地端来温水,半扶起宁宝昕,喂她:“姑娘刚醒,身子不得力,莫再伤神,奴婢去叫童妈妈。”
她想说话,可张了张嘴,干哑的喉咙要冒火一般,她只能无力地闭上嘴。
温热的水滑下喉咙,她觉得果真舒服了许多。
她真的回来了,回到她尚未跌入屈辱日子的小时候。
那个土坑,那个阿摩哥哥,还有香芸扶着她在侯府大门前巧遇祖父的情景,在庆辉堂与侯夫人对峙的场景,不是梦,是真的。
宁宝昕,厉害了啊!
她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暗自为自己鼓劲:就要这样,谁也不许踩着七房。
刚才香芸说去寻童妈妈,宝昕弯了弯嘴角,那是她的奶娘,也是她的管事妈妈。
“哎哟,我的好姑娘,要急死妈妈了。”
刚想着,童妈妈就小跑着进了屋,梳得整齐的发髻、素淡的衣裙,愁苦的脸完全舒展开,温和慈爱上前拍了拍她。
“童妈妈。”
声音嘶哑,说出的话勉强能听清楚。
“好姑娘,可算熬过来了。嫡房送来很多不实用的东西,奴婢全扔库房去了,说什么让你宽容些,命都差点没了,还宽容?让一个不足五岁的孩子宽容?”
嫡房伤害了她带大的姑娘,说什么顽皮,就是心黑。
“侯爷每日下朝必然会来坐上一阵,还是关心姑娘的,毕竟是他嫡亲的孙女。七爷在外,也已经送了信去。”
“大哥呢?”
“大少爷那里也送了信去,不过,少夫人不许他回来,反正月底就能回。”
“嗯,这才对,不是什么大事。”
不急,都活生生的,多的是时间和机会。
其实七房长子宁允知在侯府行四,只是宝昕还是习惯叫他大哥。
香芸端来燕窝粥:“卢太医吩咐过,姑娘醒了先用些燕窝粥,养养胃,晚一刻钟再喝药。姑娘,燕窝是侯爷亲自买来的,两大包呢。”
“嗯,得空香芸替我去磕个头,谢谢祖父费心。”
童妈妈擦眼泪,怎么姑娘突然就如此懂事了?
褚氏看无台阶可下,站起身来,咬牙就要向柱子上撞,沈妈妈抱住她的腰跪在地上:“侯爷,夫人气性大,可是她并没有不理九姑娘的事,早就遣了人去寻,真的。”
孙妈妈也在门外跪着:“侯夫人遣了奴婢去寻管事安排的,不知道怎么错过了,请侯爷莫与侯夫人置气,都是几十年的夫妻了。”
沈妈妈、孙妈妈是褚氏的左膀右臂,最是忠心,想来说的不假。
宁侯爷缓了缓脸色:“既然去寻了,就是明白小七小八的确有错,还一味倔强护着,几十岁的人了如此好强,真的好吗?”
褚氏五十挂零,日子顺心又善于保养,看起来也就四十余,几十年夫妻很了解宁侯爷,放下架子低声道:“那是我想差了,侯爷也不能把什么自请下堂挂嘴边啊。”
孙妈妈起身走到褚氏身边低语两句,然后一旁伺候,褚氏嘴角微微勾了勾。
“罢了,既然小九儿安然,小七小八就到家庙抄经一个月,每日两个时辰;老三家的教导不力,禁足一月,抄宁家治家祖训百遍。”
“至于你,失察偏心,就在院子里静养一月吧。把家事交给老二家的代管,开年老大家的回京,家事再交给她打理。”
褚氏不甘:“小七小八还小,一日两个时辰太长了些。”
沈妈妈扯了扯她的衣袖,她甩开。
宁侯爷冷笑:“长了?那就再加两个时辰,去祠堂反省去。”
褚氏气得倒仰:“侯爷可得公正。小九儿也有错也该罚。身为宁家人该事事以宁家为重,她却在礼部侍郎跟前丢脸,让侯府颜面受损,也该去家庙抄经。”
宁侯爷冷冰冰的眼神扫过孙妈妈,孙妈妈吓得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她受罪不轻,不能再罚。而且尚未启蒙,如何抄经?笑话。”
“那就去跪祠堂。”
“你……”,宝昕扯了一下侯爷的衣袖,永定侯叹息:“就在卧房跪一会儿反省一下。”
“三个时辰。”
“半个时辰。”
“那……不许点灯,不许吃东西。”
“哼!”
宁侯爷发觉宝昕蔫蔫的,一摸额头,滚烫,懒得再理褚氏,抱起宝昕就往西偏院走。
褚氏觉得自己小胜,啐了一口,叮嘱小七小八:“明日就去家庙,每日一个时辰,让你娘送些东西到七房赔礼,不省心的东西。”
“是。”
自请下堂?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