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宏正帝的密报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写的。
战败的太过巧合,安王和陈浩的态度也实在不同寻常。虽然勾结的动机好像并不清晰,可他凭着多年征战的直觉,还是觉得有必要向宏正帝禀告。
很多事情在爆发的时候看起来是没有预兆的。实际上只不过是被人忽略了而已。
京城,宏正帝的精神一日好过一日,就跟没生病之前一样。谢御医虽然依旧没查出病症,但也没发现宏正帝的身体有进一步衰败的迹象。
总之,就目前来说,宏正帝的身体是没有大碍了。
于是齐晏结束监国,朝政大权重回宏正帝的手中。
而对于自己在昏迷时皇后和齐晏对外封锁消息的事情,宏正帝非但没生气,反而是夸奖了一番。特别是对齐晏在他昏迷期间主持朝政,处理政事这方面,宏正帝给出了极大的肯定。那架势仿佛在说,哪怕他现在让位,齐晏也能是个合格的继承人!
宏正帝对齐晏的夸赞让文武百官都看到了他对这个太子的器重,也表明了他对太子的信任。这让齐晏的太子位在朝中更为稳固。
但有人却因为这些夸赞而感到惶恐。这便是齐晟!
他在宏正帝昏迷期间曾蹦跶的想拉拢左相,让他一同向齐晏施压。虽然最后左相没有答应,而他自己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但一想到后来左相和齐晏联手,他便很担心这件事被宏正帝知晓!
要知道他本来在宏正帝心里的印象就不好了。就因为上次犯错,他连皇妃都没选个好的。如今他的爵位还没封下来。要是宏正帝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连爵位都没有了?
如果什么爵位都没有就出宫建府大婚,那可是丢大人了!大齐开国以来,还没有这样的皇子!
但他又不敢主动去宏正帝面前认错。毕竟心存侥幸,想着左相要是没把这件事说出去呢?如果他主动去认错,那不是不打自招么?
可不确认清楚,他心里又惶惶不安。最后他只能进宫去找淑妃。
“晟儿,母妃当初是怎么说的?让人安分一些,安分一些,你就是不听。”淑妃又是生气又是无奈。儿子是自己生养的,她嘴上就是责备再多,该帮的还是得帮。
只凭宏正帝对慕文彬的评价,就说明这封密报的可信度。
而且两相比较,一个是多年未见面的庶弟,一个是为国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谁的话更可信,一目了然。
齐晏其实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宏正帝对慕文彬是如此信任!
这几年宏正帝对慕文彬的打压,兵权的收拢,他都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宏正帝这么做的原因。身为一个帝王,自然不能让臣子手中掌握太多的兵权。更何况慕嫣然还是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
如果皇后的娘家权势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外戚专权的情况。适当的削弱慕文彬手中的权力,也是为下一任皇帝铺路。
所以在齐晏看来,宏正帝和慕文彬这一对君臣之间已经产生了嫌隙,并没有多少信任。
即便宏正帝还是派慕文彬带兵,但也不代表他就对慕文彬信任有加。
可今日的事情却让他看到了宏正帝对慕文彬的信任。
宏正帝似乎看穿了齐晏的心思,开口道:“晏儿,慕文彬就是看在你姑姑的份上,也不敢拿这种事开玩笑。对他,你可以完全的信任。”
“是,父皇。儿臣记下了。”齐晏忙应道。
“会打仗的可不是武夫。脑子不聪明的人是做不了大将的。”宏正帝又道:“慕文彬虽然此时没有证据,但肯定是有蛛丝马迹让他怀疑了。”
“可儿臣想不通安王如此做的意义何在?总要有利益才说得过去吧。”齐晏道。
“那是自然。”宏正帝点头,“只是朕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他到底想做什么!”
“那父皇,我们要怎么办?”齐晏皱眉。
“静观其变。”宏正帝道。
他们远在京城,根本没办法得到第一手消息。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没用。事情在很多时候是瞬息万变的。这个时候就只能看慕文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