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道:“父亲道得对。”
曹操道:“你们知道,我有争夺天下之心,为何当年还要在徐州屠城吗?屠城是争夺天下大忌。”曹操眼中噙有泪水。
曹植道:“因为陶谦杀了爷爷。”
曹丕道:“怎么会?霸主无情,怎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准确的判断呢?”
曹操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时我以为可以把你爷爷接来一家团聚。那时我已经是一州之主,实力与日剧增。我的的霸业就像初升的太阳光茫万丈,甚至看到了辉煌的明天。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作为一个儿子无论在功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功,在父亲面前,永远是个孩子,不是没有长大而是不愿长大。在我的内心深处依旧想和父亲分享自己的功业,让父亲因自己而骄傲。我想告诉父亲如今自己,已经可以保护父亲。“
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无疑是这世间最其妙的关系之一。有时是冰与火的关系,有时又像阳光雨露与禾苗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辈子的仇人,今生的父子。因为父子之间有太多的相似,儿子是父亲生命的延续,不仅是相貌,脾气秉性更像,两个如此相似的人怎能不出现矛盾呢。
而对于曹嵩父子来说更是如此。曹操少年时代一直认为父亲是他的耻辱,曹操一直不能理解,大好男儿为何要做太监的养子。可是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操已经见过了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在这乱世中要活下来本来就是件很难的事,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也渐渐的明白父亲为何要如此做,父亲需要在这乱世中保护自己的家人。在父亲看来家人的平安比名声更重要。自己在轻视父亲的同时,却着享受富贵安逸的生活,享受着父亲带给他的富贵尊荣。是父亲为他提供博览群书的机会,是父亲为他提供在京师游历的机会。曹操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会变成什么样。即使自己是千里马,如果终日吃不饱,出众的才能也不会显露出来。若是没有父亲的帮助,怎会有今天呢?往事就像是戏台演的大戏一样,一幕一幕在曹操脑海里呈现。
曹操在想当初自己为何如此讨厌父亲?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每个孩子心中都希望自己的父亲,是完美的,就像没有污点的碧玉一样。其实曹操明白这是源于对父亲的爱,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当然这些他没有和孩子们说。
曹操继续道道:“那天我等了两个时辰,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而是想象与父亲见面时的情景,想着父亲叫着自己的小名阿瞒,想象着父亲见到我时幸福的笑容。我想着想着也不禁露出了笑容。“曹操说着说,眼泪早已滑下。
这时的曹操是个普通人,是父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越是胸怀天下的男人,越是渴望亲情。因为他们在大多数的时候是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如果不这样做别说称霸一方,就连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开始时与曹操交往的时候,卞夫人只是想离开青楼,渐渐的被曹操的才情和抱负所吸引。更重要的是曹操不在意自己是个妓女,愿意以诚相待,也正大光明的娶她过门。从曹操娶她那一天起,卞夫人就决定尽自己一生跟随曹操,哪怕曹操有一天想要夺取天下,她也义无反顾的支持。
想到这里,曹操心底有一丝甜意,曹操一生虽然风流,但被曹操爱上或者是喜欢的女人是幸运的。曹操付出过真心的女人有三个,原配丁夫人、卞夫人、和蓝颜知己蔡文姬这三个女人。
丁夫人因为长子曹昂的死,和曹操闹别扭。而曹操虽然从匈奴接回了文姬,可是曹操知道文姬想要的自己给不了。年龄差距太大,所以能和在一起的只剩下了卞夫人。
此时的曹操急切的想见到卞夫人,就在这时卞夫人走了回来,见到曹操道:“你回来了。”就这样平常的问候,竟然让曹操很激动,这时候曹操需要的是关心,而不是敬畏。
曹操道:“有你真好。”曹操拉住卞夫人的手,放在嘴边亲了一下。卞夫人没想到曹操会如此,今年卞夫人已经50岁,早已在岁月流失了美丽。
卞夫人脸一红道:“阿瞒,你又胡闹,让别人看见多不好。”
曹操一挥手让侍女全部退下。
曹操贴在卞夫人的耳边半开玩笑道:“我曹孟德亲别人老婆都没人敢管,更何况亲自己老婆呢。“
卞夫人啐道:“你又胡闹,又不是年少时了,若不是你胡闹怎么能把丁姐姐气走。“
曹操叹了一口气道:“是我害了曹昂,只愿他不要怪我。“曹操突然很想念曹丕、曹植、曹彰。
曹操对卞夫人道:“让人把丕儿、彰儿、植儿找来。“
卞夫人让侍女把曹丕、曹植、曹彰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