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杨秀返京

隋炀也是帝 西门羽月 2294 字 9个月前

独孤楷觉察到杨秀有反悔之意,他不动声色地下令部队提高警戒,随时准备战斗。

杨秀上路走出成都城四十余里,突然调转马头,打算返回袭击独孤楷。

“来人啊!放出狼烟,召唤范思璐准备袭城!”蜀王杨秀下令道。

狼烟放出半个多时辰,没见范思璐的身影,提前埋伏在周围的精锐部队也不见了踪影。

“这帮人背叛了孤!”蜀王杨秀这才恍然。

确实背叛了,范思璐如今正率领着大批兵马在阿瞳的协助下攻打着唐家。

“大哥,没想到我们还有复仇的一天。”阿瞳目光阴郁地看着唐家的大门,声音里隐隐透出丝兴奋。

“是啊,唐家那帮老混蛋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兄弟还有翻身的一天。”范思璐的脸上露出丝怅然。

范思璐和阿瞳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时候,蜀王杨秀却失神落魄地坐在路边傻了眼。

“孤的军队没了,孤的城池也没了,孤完了------!”

在得知自己筹划多年的军队被范思璐拉走了,独孤楷的军队一直处在高度备战状态之后,蜀王杨秀心里明白自己被人坑了,坑得很惨很惨。

大势已去,他不得不依皇命返回长安。

蜀王杨秀抵达长安之后,恰值早朝时分,有侍卫通传:“启禀圣上,蜀王杨秀求见-----”

同时他还任命宇文述为左卫率。当初杨广策划夺取继承权时,洪州总管郭衍参与协助,谋划,因此杨广把郭衍召来任命他为左监门率。

杨广很谨慎,他做了太子之后,为了打消文帝杨坚的顾虑,采取了隐忍无为的策略。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奉旨‘巡抚东南’之外,他除了上朝很少出东宫,呆在东宫里面也只是看书,练武,其余事情一概不做,也很少跟朝臣联系。

有时文帝杨坚去仁寿宫休养,让太子杨广在京替他监国。精明的杨广没有懈怠,他更加谨慎了,朝廷政务,百官奏折,他都派人加急送往仁寿宫请示文帝之后才敢决断。

太子杨广表现得太完美了,完美得让文帝杨坚产生了怀疑。为了试探杨广,文帝杨坚选了三四个美人送进了太子东宫,美其名曰扩充东宫。

皇帝的赏赐不敢不接受,杨广恭敬有礼地收下了这批美女,却并没有像杨勇一样纵情声色,贪图享乐,而是把这些美人交给了太子妃萧氏,让她来管理。自己则忙着举办佛事,编纂书籍。

此时作为太子的杨广,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广泛联系佛门和文人学士,在朝臣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在积蓄力量,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帝王时代的来临。

他在东宫表面上看只是写写画画,熟读经史子集,其实他是在一步步规划着自己的帝国,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大隋帝国。

文帝杨坚晚年的时候猜疑心非常重,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更是分分钟不放心,杨广做事恭谨小心到了极致,可蜀王杨秀却不检点起来。

元岩死在了任上。没人压制的蜀王杨秀如脱了缰野马,开始肆意妄为。

范思璐帮他召集的兵马藏在了十万大山之中,他私下里还命人制作了浑天仪。

浑天仪在隋代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东西,按照当时的制式,只有帝王才能拥有,杨秀竟然胆大妄为命人制造了浑天仪,用来供自己观察天象。同时,他还派人抓山中的獠人充作宦官,车马被服等等一些生活标准也全部按照皇帝的标准来设置。

不作不死,杨秀做好了割据称雄的准备,却没有称霸一方的头脑。他的表现很快被人告发,文帝杨坚本就对蜀王杨秀心存猜忌,听到密告之后,当即下令征召蜀王杨秀进京。蜀王杨秀心里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够杀头的了,他犹豫不决,声称有病,拒不动身。

益州总管司马源师不明白他的心意,多次劝他进京。

“皇命不可违,请殿下速速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