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李渊的举荐

隋炀也是帝 西门羽月 2389 字 9个月前

“秉性淳厚----”独孤皇后冷哼了一声,“他的胆子可大得很,伙同高颖密谋着改朝换代呢。”

这话说得有点重,惊得李渊一身冷汗。

“娘娘,这话说不得-----”

“本宫是你姨母,一直没把你当外人,有些事情你也不用避讳我,昨日晋王妃去你府上的事情,你不说我也知道。”独孤皇后面色一板,缓慢而低沉地说道。

独孤皇后说得很慢,却惊得李渊‘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她的面前。

“姨母,晋王妃昨日是去了臣的府上,她托臣举荐越国公杨素,臣不敢有所隐瞒。”李渊老实交代道。

“她可说为什么要举荐越国公了吗?”独孤皇后细问道。

其实萧氏的目的独孤皇后心里一清二楚,但她仍然细细询问,她的态度可见一斑。

“她说最近看着贺若弼常往高颖的府上跑,生怕高颖一枝独大把持朝政将来晋王殿下被他坑死都无处说理去。”李渊看着独孤皇后的脸色谨慎地说道。

“这是她原话?”独孤皇后脸色一沉道。

“是原话,李渊不敢欺瞒----。”

“你为什么要帮她?”独孤皇后又问道。

“晋王殿下帮过微臣,前些年小儿世民和元霸曾被人拐走过,是晋王殿下救下了他们,这个恩情臣一直记在心上,总想着有一日能还了,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臣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李渊回答道。

听了这话独孤皇后的脸色微缓:“行了,这事本宫明白了,你回去吧,以后再有托人情的事情,你跟我透个话,做不做得由我来帮你拿主意。”

“这事臣要不要去跟皇上请罪?”李渊谨慎地问道。

独孤皇后摇了摇头:“不用,这事烂在你的肚子里吧,杨素这人不错,你举荐得好。”

得了独孤皇后的准信,李渊的心彻底放到了肚子里,他恍然大悟:独孤皇后看重越国公,不待见高颖。

“臣在外多年,对朝廷内外的人际关系不甚了解,以后但凡有事一定先找姨母拿个主意。”李渊表诚心实意地说道。

御书房

打发走所有人之后,文帝杨坚拉着唐国公李渊在窗旁的小几上坐了下来。

“叔德,你回来的正好,寡人正有些事情想征询一下你的意见。”文帝杨坚一脸心事的模样对着唐国公李渊说道。

“圣上请讲,但凡李渊知道的事情,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渊站起身来微微躬了躬身子。

“坐,这里没有外人,你跟寡人不用这么客气。”文帝杨坚拉着李渊的手说道。

文帝杨坚算起来跟唐国公李渊也是正经的亲戚,隋文帝杨坚是李渊的姨父,也就是说,李渊是杨坚的外甥。

伴君如伴虎,虽然是正经亲戚李渊在文帝面前也不敢太过放肆:“陛下,古语有云长幼有序,君臣有礼,为子为臣,叔德都不敢忘形。”

“行了,坐下来好好说话吧。”文帝杨坚不耐烦地冲着李渊挥了挥手。

文帝赞赏李渊的才能,却不喜欢他那迂腐的性格。拉着李渊文帝把苏威免职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询问李渊道:“如今右仆射的位置空闲出来了,你认为朝中文武百官之中谁能当得这个重任?”

那时朝廷还没有设立六部,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健全,自北周建立以来,选拔官吏不管品德好坏,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全凭官员们的举荐。

李渊沉默了片刻,心里有点为难。

想了一会儿之后,他斟酌着说道:“依微臣看,越国公为人有勇有谋,堪当重任,但人无完人,他的身上也有很多缺点恐难服众。”

文帝杨坚的心里也偏向越国公杨素,李渊的举荐跟他不谋而合。

心里认同,嘴上却不以为然:“你举荐越国公仅仅是因为他有勇有谋吗?朝廷需要的是帅才,不是将才-------”

李渊看着文帝的脸色,说道:“大隋自建立以来一直是文官掌控着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武官实权很少,可兵权却掌控在武官的手里,故此臣以为圣上可以借此机会一举将天下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给与武官以足够的尊重,让他们心悦诚服地交出自己手里的兵权。”

说起来李渊自己也算得上是一个武官,说起收兵权的事情,他的心里也有点别扭,但若想打动文帝消除他心里的戒备却又不得不这么说。

文帝听了这话之后,低头静静地想了片刻。

李渊接着又说道:“圣上也可以让百官举荐,整理好名单之后考核或者投票选择得用的人才。”

李渊的两个建议都很合文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