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智闲大师顿悟

隋炀也是帝 西门羽月 2382 字 9个月前

“不只全城的百姓,还有很多江南各地的百姓正往扬州这边赶呢,希望大师看在百姓们这么热情的份上能多讲几天。”杨广笑道。

智闲大师不只一次登台讲法,可如此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没有思想准备,却依然坚守本心,脚步坚定地登上了讲坛。

讲坛两米多高,广场上人数再多,也能看清智闲大师的声容笑貌。

“阿弥陀佛,老衲智闲,百丈禅师门下的法嗣,应晋王殿下的邀请特为尔等弘扬我佛经法,讲佛门经典说我华夏河山-----”

广场上来听佛法的并不都是信徒,很多人是过来凑热闹的,他们起初交头接耳四处张望,随着智闲大师经意的深入,他们跟着慢慢地端正了神色,屏息凝神专注地聆听着大师的教诲。

智闲大师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声一息间充满了说服力,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他阴阳顿挫的声调慢慢地融入到了他所描述的世界之中。

用佛理感化民众,让百姓对佛门,对华夏大好河山产生敬畏之心,从心底生出凝聚之力,智闲大师办到了。

开坛讲经三天之后,智闲大师坐在讲坛上竟然顿悟了,睿智的双眼微微闭了闭,一层圣洁的光环笼罩在了他的身上,一阵祥和纯净的气息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出来,在场听经的百姓们为之一震,心情不自觉地跟着变得纯净平和起来。

良久,智闲大师微闭的双眼慢慢睁开,那双仿佛洞悉人心的眼睛变得越发的清明睿智。

“恭喜大师----”

晋王杨广在讲坛下方恭敬地行礼道。

“老衲能有如此机遇多亏了殿下成全-----”智闲大师双手合十回礼道。

“天佑大师,天佑大隋,这是大师的福气,也是我们江南百姓们的福气!”晋王杨广谦逊地回答道。

智闲大师登坛讲法受到了百姓们的肯定,意犹未尽的百姓联名上书请求晋王杨广再将智觊大师请来扬州讲法。

这也是杨广的心愿,所以他没有迟疑,有了百姓做后盾,他把声势做得很大,清水泼街,铜锣开道,一杆‘隋’字大旗迎风招展。

晋王杨广的行仗刚到山下,修禅寺的众僧就听说了晋王殿下到来的消息,慌忙出门迎接,围观的百姓跟着蜂拥而至。

杨广没有端出王爷的架子,走到山脚就下了车辇,带着行台府大小官员徒步上山。

“弟子代表江南百姓前来邀请智觊大师登坛讲法-----”晋王杨广恭谨地行礼道。

“师傅离寺出游三天有余,至今未归-----”知客僧为难地回答道。

乘兴而来却要败兴而归,晋王杨广的脸色微微一变,心里怒,脸上却不能露出分毫。

他叹了口气:“本王无能,恐怕要辜负百姓们的期望了!”

晋王的诚心和眼底的那份失落让周围围观百姓的同情心开始泛滥。

“王爷,小人知道智觊大师去了哪里。”有一个头戴草帽,皮肤黝黑的老农站出来说道。

“老人家,快快请讲,若是大师没有走远,本王即刻去将他追回,扬州的百姓都在等着本王的好消息,万万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杨广这话说得很漂亮,把旁边修禅寺的僧侣们都感动了。

老农对杨广的热情与真挚惊得有些惶恐:“前天,小人看到智觊大师顺着后山进入了密林,当时小人跟他打了声招呼,他说要去虎头崖采药。”

“张须陀,你随本王一道进山,本王要亲自去接智觊大师------”

“王爷,小人可以给你们带路----”老农主动热情地自荐道。

“王爷,小人也熟悉通往虎头崖的路,让小人也跟着去吧----”

“小人也想一同前往----”

“------”

百姓们的热情让晋王杨广有点招架不住。

他婉言谢绝道:“大家在这里等着好了,去太多人惊到智觊大师不好-----”

虎头崖在大山深处,山很陡也佷险,若是没有人带路,茫茫大山之中要想找一个人不啻于大海捞针。

走了三四个时辰,快到虎头崖附近的时候,杨广实在走不动了,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着。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有哨兵返回来报说见到智觊大师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