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独孤皇后等得不耐烦了。
冷哼一声,怒道:“你们是来看本宫的,还是过来给本宫添堵的?”
听到这声呵斥,宁远慌忙离开了。
“母后,你可冤枉儿臣了,宣华娘娘拉着儿臣聊天,儿臣心里着急也不敢撇下她离开啊。”萧氏笑着回答道。
“一个狐狸精罢了,也值当得你这么敬着。”独孤皇后撇了撇嘴巴。
自己心爱的女人让人这么评价,晋王杨广的心里一梗,脸上却依然笑着说道:“母后这么长时间不见了,也不关心一下儿臣,净说些没有用的-----”
“多大的人了还要娘亲哄着你不成?”独孤皇后笑着说道,眼底闪过一丝宠溺。
“母后,儿臣这次在江南得了一件宝贝,特意带回来送给母后。”晋王杨广说完冲着身后的亲随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亲随捧着一个锦盒递到了晋王杨广的手里。
晋王杨广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递到独孤皇后的面前,献宝道:“母后,你瞧瞧是不很稀奇?”
独孤皇后见多了奇珍异宝,寻常物件可进不了她的眼。她端坐在太妃椅上,拿眼瞟了一眼晋王杨广手里的东西,瞳孔瞬间放大了许多。
“吠琉璃?”独孤皇后疑惑地问道。
“是,这宝贝难得的是所有珠子都是天然形成的吠琉璃,采用微雕技术在里面刻上了整本的金刚经。”晋王杨广笑着说道。
吠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在当时的隋代天然形成的尤其罕见,这东西送给信佛的独孤皇后来说意义更是重大。
“阿摐有心了-------”
拿着那串琉璃珠独孤皇后直接戴在了手上。
看着独孤皇后灿烂的笑容,晋王杨广心里明白这串琉璃珠送到了她的心里。
闲聊一会儿之后,独孤皇后淡淡地看了晋王杨广一眼道:“这次平定江南叛乱,你尽了心出了力,你的好父皇和母后都会记在心上,你父皇安排汉王去江南接替你的位置,你也不要抱怨,我希望你们兄弟之间能后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杨素和杨广心里都明白文帝这是怕他们两个在江南做大做强。
杨素没有任何迟疑当即辞别杨广回了京城。
晋王杨广则在扬州府等着汉王杨凉的到来。很快他又接到了文帝杨坚的赏赐和回京述职的诏书。
来宣旨的是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王德顺。
“承运皇帝诏曰:------------”
听完文帝的诏书,晋王杨广的脸色未变,手上的青筋却暴起。
看到晋王杨广平静如常的模样,王德顺叹了口气:“晋王殿下,老奴很为王爷不值啊-------”
王德顺是文帝杨坚的总管太监,对文帝杨坚一直忠心耿耿,他的这句话让晋王杨广心里立马警醒起来,手慢慢松开,脸上笑意冉冉地说道:“让王总管跟着担心了,江山是父皇的,我们作为臣子的做事尽责尽份就好,没什么值不值的。”
王德顺确实是在试探晋王杨广的反应,没收到预想的反应,他微微顿了顿。
王德顺的反应,早在晋王杨广的预料之中,他明白这是父皇对自己起了疑心,功高盖主不只是对臣子说的,对于皇子也同样适用。能力和威望太高的皇子对皇上的威胁一点都不比那些文武大臣少。
晋王杨广自嘲地笑了一下:看来以后自己还得更加努力地稳固自己在母后心中的地位,继续拼‘贤,俭’两个字。
晋王杨广毫不留恋地将江南事务交接给了汉王杨凉,随着王德顺返回了长安。
走进文帝杨坚的御书房,让晋王杨广略感意外地是御书房里除了文帝杨坚外,竟然还有被圈禁在皇宫之中的蜀王杨秀。
“见过,父皇----”
晋王杨广对着文帝杨坚恭敬地行了个礼。
“见过二哥-----”
蜀王杨秀冲着晋王杨广笑了一下,笑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晋王杨广的眼帘微微垂了垂,眼底一片锐利的寒光被很好地掩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