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赦免书陈正绪的心定了不少:“我还需要跟那些副将商量一下-----”
“我跟晋王保证最晚明天中午返回大营,今晚我就住在这里,明天一早你给我最后的答复可好?”陆知命说道。
“好,明天一早我一定给你确切的回答。”陈正绪点头应道。
陆知命当夜歇在了陈府,陈正绪和那帮副将却一夜未睡,他们争吵了一夜,讨论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各个面色憔悴,神情黯淡。
看到他们这幅模样,陆知命心里一沉:“陈将军,你们可是决定对抗到底了?”
“不,我们决定遵从陈主的指示归顺大隋。”陈正绪摇了摇头。
磨磨蹭蹭,坚持到正午时分,城门大开。陈正绪带领副将和一队队士兵走出城门。
------------------
陆知命不负晋王所望,接二连三劝降了十七座城池,收服了陈正绪,萧思行等三百多名将领。
对于陈叔宝的藏头手信,晋王杨广是有所觉察的,但他有这个自信,相信只要这帮人归顺了大隋,自己就有办法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大隋效力,所以不怕陈叔宝的那点小动作。
在怀柔和暴力镇压两条线作战下,江南的战乱很快被平息下来。
桃子涩的时候没人争,桃子熟了有人抢,汉王杨凉眼红晋王杨广的战功,在平叛的尾声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已经大了,也想学着二哥那样为朝廷出把子力气!”汉王杨凉在文帝杨坚面前进言道。
“你想去江南?”文帝杨坚一眼看透了汉王杨凉的心思。
“是的-----”汉王杨凉点头应道。
杨凉是文帝杨坚的小儿子,一直是他掌心里的宝,兄弟几个最宠的就是他了。
文帝杨坚沉吟了片刻,他的心里其实也在担心晋王杨广在江南一方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沉吟了片刻,道:“这样也好,你二哥也该回来休息休息了-----”
一句该休息休息了的话,便先把杨素调回了京城,紧接着汉王杨凉接管扬州行台府的圣旨也很快发了下来。
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叛军首领陈正绪端坐在正堂上,环视着两侧的十多位下属副将:“刚才有哨兵来报,大隋军队已经占领了京口,晋陵,无锡,生擒了陆孟孙、沈玄侩,我想很快就要轮到我们了,你们有什么看法。”
副将陈世英站起身来大声回答道:“我们誓死追随将军------”
这话说得非常艺术,把决定权又踢回给了陈正绪,却又让他找不出毛病来。
副将张宜昂也跟着站了出来:“敌人来势汹汹,我们硬拼的话,结局可能还不如无锡叶略,末将以为不如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张将军,你是不是想投降啊?”有人质疑道。
“我只是建议防守,没有说过一句投降的话。”张宜昂反驳道。
没多久,众将领吵了起来,有主张主动出击的,有主张防守的,有主张审时度势静观其变的。
陈正绪头大了,他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对着众副将挥手道:“这事迫在眉睫,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没有切实可行的策略之前紧闭城门不可轻易出战。”
清晨,阳光正好。
一名哨兵急匆匆地向着陈正绪的府宅跑去。
“报------城外有三人求见------”
“只有三个人?”陈正绪疑惑地问道。
“是,为首的那人报名叫陆知命----”哨兵大声回答道。
陈正绪眼底闪过一丝疑惑:“此时陆大人怎么来了?”
“快请----”
不大一会儿,陆知命带着谢讽和张须陀进了陈正绪的府衙。
“陆大人,真的是你,战火纷飞之际你怎么过来了?”
陆知命为官之时跟陈正绪关系很好,对于他的到来很是意外。
“我是来做说客的。”陆知命开门见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