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晋王南下

隋炀也是帝 西门羽月 2341 字 9个月前

“末将在----”

“看到对面的守军了吗?我若派你今夜过江侦查敌情你可敢去?”

“只要将军相信末将的能力,放心让末将单独行动,末将定当不负所望。”麦铁杖沉声答道。

杨素鼓励道:“你的能力,本将军是信服的,我既然敢用你就有这个信心,相信你能圆满完成任务!”

麦铁杖盗匪出身,是个粗人,一向信服有能力的人,得到杨素的认可他非常激动。

紧抱双拳道:“末将,这就渡江,竭尽所能,保证圆满完成将军所托。”

杨素摇了摇头:“此时不是渡江的有利时机,待到夜半子时,对岸人困马乏之时方可渡江。”

“单凭将军的吩咐-----”

夜半子时,麦铁杖头戴蒿草扎成的帽子,悄悄的游过长江。

渡江之后他没有急着上岸,反倒趴在江边的芦苇荡中潜伏了下来。

黎明时分,天色最暗,人也最疲劳,巡逻的士兵们都找地方休息去了。他这才谨慎地爬上了江岸。

麦铁杖按照杨素的指示先绕着营房转了一圈,摸清楚了主将的营帐的所在,军械装备的构成,接着又去看了看他们粮草军资的防守情况。等到第二天半夜子时,麦铁杖又按原路返回了江北,将这一日观察所得一一汇报给了杨素。

“你做得很好,要是能把叛军是数量统计一下就更好了。”杨素说道。

“我明天再去-----”麦铁杖当即说道。

第二天夜里,麦铁杖又游过长江去刺探敌情。他发现此时叛军巡逻的频次明显比头两天增加了许多。巡逻的人数也由二人一组增加到了三人。

“这次晋王下江南,你也要跟着去吗?”独孤皇后闲聊间询问道。

“现在江南形势复杂多变,晋王一个人南下儿臣身不放心,想跟着过去,可是又放心不下家里的两个孩子。”萧氏的脸上流露出纠结的表情。

独孤皇后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南方正值战乱,确实不适合带着孩子过去。你把他们送进宫里来吧,这里人多,本宫帮你照看着。”

萧氏也正有此意,听了这话面露喜色:“谢过母后,有了母后相帮,孩儿准备近日就将南去,平叛之后即回-----”

萧氏的话让独孤皇后很受用,她点了点头:“去吧,京里的事情不用挂念,一切有母后呢。”

“母后对儿臣一向这么好,儿臣走了之后会想母后的。”

萧氏的嘴巴如抹了蜜糖一般香甜,哄得独孤皇后的心里也跟着难受起来。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拉着萧氏的手不舍得她远行:“你走了之后,再没人进宫来陪本宫聊天了。”

萧氏趁机试探道:“前些时候母后跟宣华娘娘相处得不是挺愉快嘛,今日怎么不见她过来请安?”

听到这话独孤皇后的脸上浮现出一层薄怒:“那个小狐狸,当初你就不应该把她送进宫里来。”

萧氏慌忙谢罪道:“儿臣也没想到她会入了父皇的眼,本想着做件好事,没想到害得母后跟着烦恼。”

独孤皇后长长叹了口气:“唉,这样的女人放到哪里都是个祸害,好在你父皇不是那种喜欢沾花惹草的人------”

萧氏顺势赞到:“是,晋王殿下也常常感叹,今生能有父皇母后这样琴瑟和鸣的父母实在是他前生修来的福气,他一心效仿父皇母后,以勤俭质朴为立身之道,躬亲示范,不敢怠慢。”

这话入了独孤皇后的心,让她心里非常受用:“这些年来,晋王南征北战也吃了不少的苦,你们的好,父皇和母后都记在心上,以后会给你们回报的,你回去后收拾一下就把孩子送进宫来尽管放心南去吧。”

“还是母后知儿臣的心------”萧氏笑道,“不过南去之前,晋王还想让母后帮个忙,在南陈的降军中挑选几个懂得岭南土语的将士,便于和冼夫人沟通。”

“这个要求晋王为什么不直接跟他父皇提?”独孤皇后诧异地问道。

萧氏低声道:“晋王若是在大殿或者御书房跟父皇提,难免被有心人听到,知道了他的打算,所以他想让母后跟父皇私下里谈,人选若是定好了也不要声张,直接派人送去我们府上,做为侍从隋军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