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下面让我们用万分虔诚的心,迎接龙匙的到来!”慧真大师双手合十,对着殿外跪拜下去。身后的佛门大师,众佛门子弟也跟着高喊佛号跪倒在地。
晋王杨广作为护法罗汉手里捧着石匣,身后跟着三名文官三名武将,缓步走进大殿。
慧真大师微微抬了下头,看到石匣的上面是那个不起眼的木盒,眼神一亮,心里很满意文帝的安排,木盒压在石匣的上面充分表明了文帝对佛祖舍利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了文帝的态度:此次供奉仪式是为佛祖舍利而举行的,朝廷尊重佛门的信仰。
慧真大师眼底闪过一丝感动,开口说道:“贫僧以及所有佛门弟子感谢文帝为天下苍生所做的一切,感谢文帝对佛门的眷顾!”
说完慧真大师双手合十,对着晋王杨广缓缓行了个礼。
他身后的那几位佛门大师也注意到了晋王手上的木盒,心里明白慧真大师的感受,他们也跟着弯下了腰:“感谢文帝为佛门,为天下所有佛门信徒所做的一切!”
晋王杨广知道他们跪拜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所代表的那个皇权,是手中的那颗佛祖舍利。
尊重他们的信仰,杨广生生受了他们这一拜。
行礼过后,慧真大师慢慢走到杨广的面前,杨广非常郑重的将手里的石匣木盒交到了慧真大师的手上。对着大师双手合十,深深一拜道:“有劳各位大师------”
慧真大师接过木盒和石匣,转头把石匣交给了慧嗔大师,自己捧着木盒说道:“有劳慧嗔大师把龙匙护送去宝禅寺后山------”
这些环节都是大师们计划好的,慧嗔点了点头。在众僧众的护送下,非常郑重的捧着那方石匣向着后山走去。
而慧真大师则把木盒摆到了佛祖的法相前,深深跪倒在地,默默念起佛经来。其余几位大师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话在僧众之中立刻引起了骚乱,人心浮动,议论纷纷。
见到眼前的这个状况,各位大师的眼神微微黯了黯,心里暗道:“文帝说得没错,大隋和南陈的战争一旦开始,佛门也难以独善其身。”
“阿弥陀佛!各位佛门子弟,大家勿要慌乱,龙匙供奉在宝禅寺是皇上对大家的信任,勿要以利判之!”宝禅寺的慧嗔大师站出来朗声说道。
“佛门子弟信奉的是清静无为,事关大隋国运的事情,佛门之人不应该沾染。”有人站出来反对道。
净尘大师仔细看了一下那个人,骨骼清奇,面目清秀,周身透着一股王者气息,身上却穿着一身土褐色的僧侣服装。
“这人是南陈的岳阳王,却挂单在青禅寺。”晋王杨广凑到文帝杨坚的身边低声说道。
文帝听了这话没跟陈叔慎客气,直接道破他的身份道:“岳阳王殿下,真是巧了,千里迢迢赶到长安来,只是为了做个佛陀吗?”
被人道破身份,岳阳王陈叔慎面色一滞,很快反应过来,沉声说道:“拜见文帝,本王是佛门俗家弟子,此次游历大隋正赶上晋王殿下进献龙匙一事,故此留在此地以观盛况!”
文帝呵呵笑道:“我们欢迎所有对大隋怀有善意的僧众前来观礼。”
岳阳王陈叔慎等人的身份被点破之后,他们再想制造骚乱就难了。皇宫门外聚集的僧众们很快在慧真大师的主持下各自散开了。
安抚好僧众之后,慧真等诸位大师没有离开,而是又回到了皇宫的佛堂之中。
对于文帝来说,龙匙的交接仪式只不过是个祸水东引的噱头罢了,所以他不太注重过程,只在乎结果。而对于佛门来说这却是个恭迎佛祖舍利回归的盛事。所以他们要将所有的细节问题讨论清楚,务必保证佛祖舍利子顺利回归宝禅寺。
三日后,供奉龙匙的仪式在宝禅寺大殿内面对这佛祖法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