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敢吵到他,悄无声息的忙碌起来。
几个美人嫔妾,看到韵德苑这幅残垣断壁的样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半晌,蜀王杨秀实在忍无可忍了,他阴沉着脸厉喝道:“嚎丧呢?”
“王爷----”董美人眼里含着泪珠,胆怯的叫了一声。
她不想呆在这种地方,一分钟都不想。
“王爷,妾身无状,唐突了王爷,望王爷责罚----”董美人梨花带雨般看着蜀王杨秀赔罪道。
蜀王杨秀了然笑了一下:“责罚?把你赶了出去吗?”
这话正是董美人心中所盼,她那黑宝石般明亮的眼睛瞬间焕发出耀眼的喜色。可惜她高兴得太早了。
心情郁闷的蜀王杨秀此时只想看人哭,不想看人笑。他的脸上露出一缕迷人心智的笑意,深不可测的黑眸里却透出一丝冷厉。
“本王心善,既然来了便不可能再赶你们出去了,但责罚还是要有的,如此,先打二十大板吧。”
“打板子?”董美人傻了眼。
“谁打?”她又问了一句更傻的问题。
让谁来打的问题蜀王杨秀确实没有想过,他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这里不同王府,人手不够------”
“那便不要打了吧?”董美人凑到蜀王杨秀的面前哀求道。
不打便听不到哭声,这怎么可以呢,蜀王杨秀的眼珠转了又转:“令行禁止,本王怎么可以做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呢,小豆子,你来执刑----”
小豆子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厮,一直在王府里做着粗活,让他来执刑倒也算是人尽其用。
晋王杨广在绝尘谷水深火热的生活着的时候,京城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初时蜀王杨秀被关进韵德苑看管,隋文帝杨坚曾下令不准任何人前去探视,接近。
没过多久,独孤皇后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她立马闹上了仁寿殿:“你把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子关进韵德苑就不管了,下人都不派一个去,你真想饿死自己的儿子不成?”
独孤皇后进殿的那一刻,隋文帝杨坚就知道她一来准没什么好事,他的眉峰紧紧蹙到了一起,用手抚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一下又一下-----
“他又不是个孩子了,衣服食物定时送过去,饿不死的-----”
独孤皇后不依不饶的说道:“衣服脏了谁给他洗?饭菜冷了谁给他热?”
“蜀王都是被你给宠坏的----”隋文帝杨坚长长叹了口气。
微微顿了顿,独孤皇后态度放软,和颜悦色商量道:“蜀王做了错事,你惩罚他本宫没有意见,可你总得派个人去伺候他吧?”
隋文帝杨坚不想再跟独孤皇后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他点了点头:“你拿主意就好-----”
独孤皇后知道这是隋文帝杨坚的变相妥协,她懂得适可而止,生怕隋文帝杨坚反悔,迅速离开了仁寿宫。
在永安宫等候多时的蜀王妃长孙氏看到独孤皇后一脸喜气的样子,慌忙迎了出来:“母后,父皇可是应允了?”
见到一脸急切的长孙氏,独孤皇后的脸色一沉:“蜀王现在做事越发无状,你父皇留下他一条性命已经是法外开恩,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去他的殿前长跪赔礼,而不是呆在本宫这里想着如何为他求情,脱罪-----”
蜀王妃长孙氏慌忙赔礼道:“母后的斥责儿臣记下了,儿臣初听蜀王被关的消息一下子慌了神,六神无主之际唯一能想到的人就是母后了,慌乱中忘记去父皇那里赔罪。”
蜀王妃这话说得很得体,极大的满足了独孤皇后身为人母的成就感。她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不少。
看到独孤皇后的脸色有所转晴,蜀王妃长孙氏非常有眼色的取出一本经书,用上好的蜀纸所写,用棉线装订,上面的字迹清秀工整,一看就是用了极大的耐心。
“母后,蜀王这次做事确实糊涂了一些,儿臣没能及时阻止也是罪不可恕,儿臣心怀愧疚,知晓母后喜欢金刚菩提经,臣妾连夜手抄了一本,望母后能原谅孩儿们的无状----”
这礼送到了独孤皇后的心坎里,她信佛,深信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