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代我干爹谢过王爷赏。”小柱子咧着嘴呵呵笑了一下。
晋王杨广不耐的说道:“赶紧说,说不清楚仔细你的皮-----”
钱给得痛快,话说得也顺溜,小柱子不销一刻便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个一清二楚。
听了小柱子的话,晋王杨广心里暗喜,喃喃自语道:“这么说父皇母后对大哥偏袒之心有所动摇了?”
见晋王想着心事忽略了自己,小柱子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爷,来前我家干爹交代:话说完就走,不可多留,小柱子就此告退。”
晋王杨广挥了挥手道:“你且下去吧,以后有事尽管来报,本王少不了你的好处。”
小柱子一走,晋王杨广当机立断冲着门外喊道:“刘成,刘成何在?”
“来了,来了。”刘成一路小跑进来。
“速去把晋王妃及所有谋士召集过来,本王有要事吩咐,另外家里的美人、良娣全部打包送往城外的庄子里去------”
听了晋王杨广的复述,谋士杨密思虑再三说道:“王爷,此事非同小可,它将是你一展宏图的契机------”
“这仗打赢了又能如何?太子之位还不是人家杨勇的,依臣妾看,这帅印要不要没什么两样,离家千里,万一有个闪失得不偿失,臣妾不赞成你去。”箫氏有所顾虑的说道。
在晋王杨广的内心深处他是想去的,对那帅印也志在必得,听了箫氏的话有点不太高兴:“妇人之见,成大事之人怎可瞻前顾后。”
谋士杨密点了点头,赞同道:“王爷,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先要建功立业,在朝廷上下树立起可以让人信服的形象,只有让人信服,才有问津太子宝座的可能。”
此时晋王杨广已经拿定了主意,但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余几名谋士,问道:“你们几个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几人相视一眼,郑重的对着晋王杨广行了个礼道:“我们愿意跟随王爷左右,同生共死问鼎天下。”
杨广气势一变,露出一丝霸气道“如此看来这帅印势在必得了!”
接着隋文帝杨坚又说道:“寡人私下里认为这个元帅之位还是让自己儿子来做最为放心。”
杨坚和独孤商量起国家大事忘记了旁边的元氏,这让她心焦不已,忍不住唤道:“父皇------母后------”
好容易把独孤皇后的注意力转移了,不想元氏又来搅局,这让隋文帝杨坚非常不耐,他冷言道:“男人做事都是有所思量的,你以后少管太子的闲事------”
这话独孤皇后不爱听,她一拍桌子道:“睍地伐这个不肖之子整日里沉迷酒色,你不思匡正却来责备太子妃是何道理?”
“男人哪有不爱花的-----”杨坚偏袒道。
独孤皇后双眉一挑道:“这么说你也有这份心思了?”
“哪有,哪有,寡人的心思你还不知道吗?”杨坚慌忙撇清自己,接着他有说道:“老夫老妻的了,你喝这个干醋做什么也不怕被睍地伐媳妇笑话。”
杨坚的话带着些许的宠溺,好像一对老夫妻无事闲拌嘴一般,这让独孤皇后心里的火气散了些。看了一眼元氏说道:“你的事情,本宫和你父皇都已经知晓了,如何处理我们再思量一下,你且先退下吧。”
此时元氏已经看出隋文帝杨坚的偏袒之意,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她微微叹了口气,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望着元氏远去的背影,独孤皇后意有所指的长吁一口气道:“这元氏也是个可怜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再多操这个心了。”杨坚安慰道。
接着他又说道:“那个元帅人选的事情,你帮寡人拿个主意,到底哪个儿子适合一些。”
“依本宫看,哪个儿子都不适合。”独孤皇后赌气道。
杨坚正色道:“独孤-----你怎么可以把个人感情掺杂到国事之中呢?”
杨坚的话让独孤皇后一滞,略微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皇上陪本宫去各个王爷府走一遭,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再做决断好了。”
“这个主意好,你我二人乔装改扮一番,来个微服私访如何?”
独孤皇后被杨坚的话勾起了兴趣。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