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二年,隆冬时节,长乐城中飘起这年的最后一场雪。
晨光熹微时,大宫女碧荷走入宣极殿内室,轻轻叫起睡梦中的天子。
天子还年轻,朝上事又多,梦里都很不安宁,秀眉微微拧起。被碧荷叫起后,神色迷蒙了一瞬,很快回神,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碧荷欠着身,低声答:“腊月二十六啦,陛下。”
腊月二十六,将到除夕。
天子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任身侧人伺候着穿衣,心想,这是今年最后一日上朝了。再见到那群文武官员,就是元熙三年……也不知道,这可笑的年号,还能传上多久。
有小太监来,捧着卷云冠,落在天子发间。
天子有三千青丝,浓密而顺滑。碧荷小心翼翼地梳,忽而听到天子问:“怎么觉得有些冷呢。”
碧荷的手颤了颤,声音仍然是轻而柔和的,答:“陛下,今儿个下雪啦——奴婢叫人把地龙烧的再旺些。”
天子静了静,说:“去吧。记得把窗子打开,朕要看雪。”
一场刑罚,在两句话的功夫里就被抹去。碧荷慢慢放下心,又转了很多念头,手上依然不疾不徐、按部就班地给天子梳头。
天子望着镜中的自己,像是自言自语,低低地说:“可惜看不到塞北的雪啊。”
说了这种话,可看到满宫银装素裹,已是下朝之后。
明明起的很早,然而朝上诸事冗杂,听得天子心烦,最后真切见着天地间的白茫茫,巳时都要过完。
天子坐在辇上,被抬到御花园,一侧头,就能望到朱色的宫墙,还有压在上面的皑皑厚雪。
元熙帝未设后宫,也享不到父祖先辈在御花园里与妃嫔偶遇,与这妃来段红袖添香,再与那妃吟诗饮酒的齐人之福。
天子也不在意,还有心思问身侧的总管太监:“长宁宫的过冬事物可添置了?”
总管太监李德宗欠了身,“添置过啦。陛下一片孝心,送过去的都是上好的银丝碳,各位太妃娘娘都赞陛下仁德呢。”
他其实不负责此事,可皇帝问起,自然要能答上话。
天子微微笑了下,容色动人:“那就好。”
看过了一场雪,再回宣极殿时,天子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碧荷招呼人上了午膳,天子吃过,又小睡一刻,终于坐在案前。
早有人看过一遍折子,将要紧的放在天子离最近处。李宗德低眉顺眼,在一边磨墨,磨到一半,忽然听到天子问:“李总管,当年先皇在时,是怎么说纪家的?”
李宗德一顿,揣摩着元熙帝的心思,答:“先陛下总赞纪老将军神勇,说当初老将军初次与蛮族作战时,不过十六岁,就一路追着蛮人翻过祁禄山。”
天子微微笑了下,似乎很高兴听到这话。
李宗德看在眼里,心想,小皇帝和现在塞北的那位将军是年少伙伴,大约很期望那位凯旋。
可战争的事,又有谁说得准呢。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