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惨烈!(下)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454 字 9个月前

“他们只是通过望远镜看到小鬼子们从车上不断的往下搬运弹药,送到大楼里面去了。”

“一班派来传送消息的人了?”

“就在门外休息。”

“老田,老张,你俩先在这里研究,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要考虑一下如何派兵去端了小鬼子的这个弹药库,还有,要考虑拍多少人去才合适……我去详细问问那几个同志,回来再跟你们说。”

说着,也不等张青山他们答应,就大步走向门口。

张青山和田国忠对视一眼,都露出了一丝苦笑:胡英泽作为政委,主抓思想和生活,军事归张青山管——这是这两位老搭档一开始就为分工明确而立下的规矩,后来自然就渐渐地养成了默契。可是,能让胡英泽如此在意,甚至把着急都快写到脸上去了,这可不多见。由此可见,胡英泽对于这份情报看的有多重,对于这份情报将会带来的后果有多重视。

不过,到了门外,见到几个正在旁边房间,趁着团部还在商量,他们又暂时不能离开的机会,大家干脆在房间里闭眼休息。

胡英泽虽然快步而来,可是,推开门看到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如此疲惫,心里顿时就软了,直觉告诉他,不应该现在就叫醒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可是,理智却又告诉他,事关重大,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详细过程。

于是,胡英泽只好轻声叫他们。

好在这些战士都是老兵,知道虽然在团部安全上有保障,可长期的战斗生涯,让他们养成了哪怕是谁叫都会保持一定警惕性的习惯。

这不,胡英泽只是轻声问了句有谁醒了吗?

结果,所有战士们都睁开眼,一看到是胡英泽,赶紧爬起来,立正,敬礼。

别看胡英泽刚才在张青山他们表现的火急火燎,可是,在面对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勇士们,胡英泽却笑得格外和蔼,与其也格外平和,甚至还第一时间就主动给他们每个人敬烟……绝对没有一丝着急之意,更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

当然,作为政工干部,自然知道在什么时候问什么话。

于是,在欢声笑语的交谈中,胡英泽渐渐地就了解了详情。

……

有人认为,大战的话,肯定是在大范围的战场攻防战中最为惨烈。

实则不然,真正惨烈的就是如刘兵带着一营和小鬼子主力,在不大的地方内进行攻防战。

一营的一连和三连总计三百四十七人参战,却牺牲了两百一十三人,这牺牲率高的吓人……其中,三连这一仗下来,级别最高的居然只是一个代理排长,还是临时从副班长火线提升的。一连长倒只是受伤,可他手底下的排长和副排长全都牺牲。由此可以想象战斗之激烈。

在这么高的牺牲率面前,人人带伤,很正常,不足为奇。

但这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大家一看都能感觉到。可重伤三人,却让不解的人感到不可思议:都死了三分之二的战士,却只重伤三人,这不是扯淡吗?

就好比大家看历史上明武帝跟小王子进行大仗,十几万人杀的昏天黑地,打了足足八个小时,结果,就死了十几个人,这不是扯淡么?

可是,对于重伤三人这事的本身来说,细思极恐。

绝对不可能只有字面上那样,只有三个人受重伤,那么,别的重伤员到哪去了呢?

其实,这些重伤员都光荣的主动牺牲了,准确的说,全都主动的与小鬼子同归于尽了,没有一个列外。

哀兵是什么?

归根结底,哀兵就是被激发起了拼死之心,有我无敌的死志……在这样的气氛和心态下,每一个战士往往可以爆发出异常勇猛的战斗力。

就比如一营一连和三连这些重伤员,按说,他们深受重伤,会被抬到后方去及时治疗,可是,这些重伤员全都拒绝,而是都掏出,就近寻找目标,然后与敌同归于尽……甚至,有不少重伤员因为实在难以行动了,就干脆躺在地上装死,等小鬼子接近后,以为这是死人而放松警惕性,结果,路过时,就被重伤员一把抱住,拉响……

而那三个重伤员,有两个是被小鬼子的小钢炮炸晕过去,有一个则是在撤退的时候,被战士们强行架走的,就这,这个重伤员还大吼大叫着要跟小鬼子同归于尽,事后还埋怨战友们让他无颜见牺牲的战友……说白了,这就是在哀兵气氛下,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与敌同归于尽,那么,后面的人自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通俗点说,这就是狠劲:老子受伤不受伤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死也要拉你一起去……对于这样一群勇猛无敌,视死如归的人,小鬼子哪怕人再多,但在士气上,也必然大为不如。心头畏怯,手中的实力能发挥出平日的七成就算了不起了。

用事后刘兵在报告中的一句话就足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一仗的惨烈——白刃战中,只要一受重伤,立即就被当成刺刀,无人不用;与敌同归,人人争先!

张青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好再说将刘兵撤职严办的话了。毕竟,军人虽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还有一句话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指的就是统兵将领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而又来不及通知后方,让后方做决定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根据战场情况作出相应的部署调整。

当然,在战后的总结大会上,刘兵还是做了检讨,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虽然在战术上这么安排没错,可对于整个大局来说,他没有及时撤退,就是错。毕竟,大局为重!这四个字如泰山一般重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