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偷袭前的准备!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324 字 9个月前

微风吹过,让刚刚从紧张的作战状态下得到休息的小鬼子们感到了几分惬意,警惕性自然也就有所下降。

相反的,偷偷向小鬼子车队左侧(南面,外侧)的二连战士们来说,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感受这样的舒心,甚至有点讨厌这样的风,因为,微风风力太小,哪有大风来的好,最少,大风下,大家可以在爬过草丛的时候,利用风吹压野草而来掩饰住自己的痕迹。

小鬼子车队由五十五辆大汽车组成,还有八辆三轮摩托车,几乎一直延伸到了鸽子山的脚下。

在车队左侧,也就是二连准备发起偷袭的方向,恰好全都是路坎。最高的地方近三米,最低的地方几乎与公路持平……也许有人会说,何不偷偷地摸到这些土坎下,到时候,只需要一拨过去,就完成任务了。这只是理想化,而实际上,小鬼子又不是蠢货,这么好的偷袭之地,小鬼子们又怎么可能不重视了?到时候,只要有一个小鬼子在巡逻的时候,往公路边的土坎下看一眼,那么,整个计划都会暴露,到时候可就麻烦了,说不定连退路都没有。

顺着土坎往左边看去,全都是林子,只是比不上原始森林那样的茂盛。

这样的环境,在大白天根本就无法偷袭,但是在夜色中,哪怕有月光的照射下,也极为有利于偷袭。

二连长带头来到了一座高出路面约二十米的不大的山头,山上全都是沙树。

沙树树干笔直,几米高的树干上才会长出分支。最大的沙树也就碗口大小,如果是一根的话,根本躲藏不了,可要是成林的话,加上夜色的掩护,却极容易躲藏,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射击,尤其是炮弹的射击,只要调准好,就不会出现打出去的炮弹被树干或者分枝阻挡。

二连长来到山顶后,看了看五十余米外公路上站岗的小鬼子后,直接靠在一棵沙树下休息,喘着粗气,然后抬起左手,借助微弱的光芒,凑近看清楚了时间,顿时心头就松了口气:还好,离十点正还有十六分钟,总算是及时赶到了,而且也能让战士们多休息几分钟,便于接下来的战斗而恢复一些体力。

二连偷袭小鬼子车队的战术也很简单:四排打小鬼子车队的后面,也就是鸽子山山脚下,一排和二排由指导员带领,负责打小鬼子车队的前端的同时,还要阻击从青龙山上冲下来的小鬼子援兵,按预定的计划,最少要阻击五分钟。三排也就是二连长现在所在的这个排,和炮兵一起打小鬼子车队的中部,同时,炮兵们还得辅助另外三个排,随时准备进行火力支援。

晚上十点正,三个偷袭方向同时对小鬼子动手。

夜已深,时间慢慢流逝,很快,动手的时间到了!

……

小鬼子主力回来后,针对物资的保护,或者直接说对于车队的保护更为准确一些,由此而新的部署方案很有意思。

看起来,小鬼子确实增加了对车队保护的兵力,可是,他们却大胆的改变了对于车队保护的重点方向。

正常情况下,要想保护一条车队,一般都会有着重点。

而小鬼子来到青龙山脚下的时候,着重点主要是两端和南面(公路外侧)……从当时的情况看,小鬼子主要在进攻青龙山(公路的内侧,面对青龙山的方向),觉得自己既然打了过去,那么,这一面就没必要放那么多警卫力量。

而现在,小鬼子虽然依旧在车队的两端派了兵力警戒外,却把原本车队面向南面防御重心居然给撤离了不少力量不说,还把有限的警卫力量的主力放到了车队的北面,也就是面对青龙山方向的那一面。

因为小鬼子觉得,打了这么久,四营也算是被狠狠地重创,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外力加入,那也就是说,本地区就只有四营一股武装力量了。既然如此,那么,面对已经被困在原始森林里,根本无法冲出来的四营,车队又何必如临大敌般的警戒。与其浪费体力,还不如保存体力,毕竟,指挥官打算等正在原始森林里作战的那股兵力胜利回来后就连夜出发,直奔三桥县县城,与右路大军回合,共同夹击三桥县县城,从而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目的。

诚实的说,小鬼子这样的想法和安排,无论从现实和逻辑思维上,都十分正常。

毕竟,大家都是人不是神,根本无法推测到,居然有一支人马偷偷地,安全地穿过原始森林,来到了车队的左边,并已经做好了偷袭车队的准备。况且,这支人马不仅胆大包天,而且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否则,大军在侧,没有一去不回的勇气的勇士,敢来偷袭车队?

得知这一种对于小鬼子来说就是作死的行为,二连长和身边的几个二连基层指挥员面面相视,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可置信的意思。当然,更多的是惊喜。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这真的是小鬼子的失误的话,那么,二连就很有可能不必付出重大伤亡,就能完成任务,这样一来,二连的种子也就有了传承下去的资本。

可是,面对小鬼子这样的作死,大家心中难免有些疑虑:这到底是不是小鬼子故意给大家设立的圈套了?毕竟,小鬼子可不是笨蛋,相反,小鬼子不仅凶残,而且十分狡诈,其指挥官们都是受到过专业培养和战争磨砺的,真的会出现这样重大的失误吗?

这个答案,谁都不敢肯定。

最终,还是二连长拍板:侦查员必须要了解小鬼子车队所有警卫的巡逻规律,换班规律等等,尤其是小鬼子车队中部,是否有特别的异常,或者是细微的异常……仅从二连长这样的命令中就可以看出二连长经验的老道:在没有任何办法去落实求证的前提下,只能从细微处下手,从而观察敌人的细微变化,再根据这样的变化,推断出这到底是一个圈套,还真的是小鬼子狂妄自大下的作死。

因为求证,不仅关乎整个二连的生死,更是事关任务的胜负,所以,小心谨慎是必须的。

虽然不断有情报传回来,都证明了这确实是小鬼子狂妄自大下的作死行为,但是,二连长等人还是不放心,依旧命令侦查兵们继续认真仔细的观察。